谁道汉宫烟浪远

千年古韵今又逢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历经改建

于今日(5月20日)

以全新的姿态与市民观众再相逢

想知道怎么逛更精彩?

快跟着这份攻略一起提前探秘

开启一场精彩的文化之旅吧~

看点一

西汉王室“黄肠题凑”完整呈现


大葆台遗址于1974年6月发现,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凭借最高等级的墓葬形式“黄肠题凑”而蜚声海内外。它是新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


大葆台汉墓的奢华,集中体现在“黄肠题凑”,是已发现的规模最大、最豪华的“黄肠题凑”墓。

广阳顷王刘建的长方形墓室由15880根黄柏木垒成。北面墙壁共有30层,每层纵铺108根黄柏木;东西两壁各30层,每层横铺160根;南面墙壁留有门形缺口,东西两侧各30层,每层纵铺34根。这些黄柏木每根长90厘米,端口处大约10厘米见方,大小匀称,一根一根地逐层叠加。截面对着五重棺椁,朝向中央,整齐地把棺椁围拢起来,可谓金碧辉煌。


至于采用“题凑”的结构方式,主要是为了墓室的坚固,因为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封土堆对棺椁的压力。耗费巨量柏木垒成的长方形内椁围墙,使来自上层顶板和封土层的巨大压力被抵消。大葆台西汉王陵的考古发掘印证了这一点,墓中的“黄肠题凑”结构整齐,异常坚固。

此外,大葆台汉墓还在棺椁的顶部和底部填入了木炭和白膏泥,然后以土层夯实。这样,墓室的密封性更好,更有利于防潮,也更加坚固。大葆台汉墓的“黄肠题凑”,百分之百为柏木,无一杂木,奢华程度不言而喻。

看点二

建筑设计尊重原有遗址及地貌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

2025年完成全新改建

新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

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

设有基本陈列展厅与临时展厅

为了更好展示汉代墓葬文化,此次改建在设计风格、结构规划及外立面打造上,处处彰显汉代质朴、闳放的文化内涵。


建筑造型取意汉代墓葬形制

采用覆斗式造型,四面放坡

配合以夯土立面材质

彰显汉代质朴、闳放的文化内涵

呈现汉代“黄肠题凑”高等级墓葬制式


新馆建筑设计遵循

“整体保护”与“最小干预”原则

一号墓被安置在室内展厅

二号墓通过硬质铺装等材质

在室外地面再现墓室形制

金代水井成为外庭院景观

封土堆融入绿化步道

形成独特的参观流线

看点三

开馆同时推出两大重磅展览

博物馆将以此次开馆为新起点

持续发挥文化传播功能

打造成为北京地区

汉代文明展示中心

为公众呈现汉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螭虎纹玉佩

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常设展览“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依托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的考古成果及文物资源,系统阐释其文化内涵。


首个临时展览为“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马王堆汉墓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出土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生动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图景。本次展览精选珍贵文物及复原场景,从财富、饮食、服饰、典籍四大维度,全方位展现西汉贵族的精致生活与精神追求。


服务信息

开放日期

2025年5月20日

开放时间

每日9:00—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预约方式:

1.基本陈列无需预约,免费向公众开放。

2.临时特展购票参观,详情请关注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参观地址: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

来源:北京发布、北京丰台、北京市文物局、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北京晚报、新京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