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焕新・致远”品牌与课程升级发布会圆满落幕。发布会上,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校长梁惠娟、中学部校长金东清、小学部校长周航推出了课程升级的新举措。此次升级以“四大升级、八大工程”为核心框架,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展现了民办教育与顶尖高校协同创新的突破性实践,实现学校品牌和课程体系的全面迭代。



发布会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校长唐江澎;中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委员会专职副书记李红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培训办公室主任范皑皑;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创新与评价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夫运等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与,共同见证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全新跨越。



发布会现场,校长梁惠娟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时表示,自2018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持做“有温度、真情怀、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以“厚德博学,格物致知”为校训,致力于培养“根植传统、放眼世界”的多元化创新型人才。

在升学成果方面,学校已形成“国内升学+国际留学+艺体专长” 的多元发展格局:国内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共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六年来,学校为国内外高校输送千余名优秀学子,2024 届毕业生中15%被985、211院校录取;国际与美、英、加等10余国高校建立生源合作,20% 毕业生赴海外深造;艺体领域培养出多名国家级运动员与艺术特长生,全人教育成果显著。



课程升级是本次发布会的核心亮点。中学部校长金东清与小学部校长周航分别介绍,新体系以“全人格奠基人生,全身心赋能未来” 为目标,围绕“四大升级、八大工程”展开:





校园焕新:投入500万元打造“科技+人文”智慧校园,既升级 AI智创教室、智慧服务终端等硬件,又复刻“墨池”“子云亭”等文化符号,营造传统与科技交融的育人场域。

课程革新:构建“一体两翼三模块四特色”十二年一贯制体系。“一体”即小初高贯通培养;“两翼” 为小学 “兴趣奠基”(设双语、AI 融合、艺体、未来生活家四大课程板块)与中学“能力提升”(推出“交大基地班”“AI 工业研学营”等项目);“三模块”涵盖国家课程、书院课程、融合课程;“四特色” 聚焦多语种外语、多元艺体、工程技术、未来生活教育。

师资强基:学校通过推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领航计划”教育领军者和“领航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每年选派30名教师赴燕园研修深造,名师工作室等项目赋能教师成长。

服务升级:涵盖智慧食堂(营养师定制节气食谱)、生活导师制宿舍管理、数字化校园服务系统及常态化家校共育机制。

不仅如此,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校长梁惠娟、中学部校长金东清、小学部校长周航,还为课程专家颁发了课程升级特聘证书。课程升级,强强合作,为学子叩启全球机遇,为教育注入破局基因。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培训办公室主任与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范皑皑、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校长梁惠娟为首批选送参加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领航计划”教育领军者研修班的干部和“领航未来”的青年教师颁发了研修通知书。这项计划将通过"学术研修—实践转化 —科研孵化"的创新培养模式,为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的教师打造专业化成长的快速通道。从2025年7月起,学校每年会选派10-20名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前往北京大学深造。

他们将在燕园的学术殿堂中,系统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深入探讨课程改革、数字赋能教学等核心议题。与此同时,北大教育学院领航计划与领航未来项目的专家教授引领,学术课程项目与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课堂教学与学术前沿深度融合,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落地。



同期揭牌的墨池教育研究院“子云智库”,首批聘请20余位高校专家与名校长,标志着“高校+中学”贯通培养体系落地。未来智库将在课程研发、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形成 “理论研究—实践转化—成果孵化”的创新链条。



学校《2025—2028 三年强师计划》进一步明确“校内 + 校外” 的双轨培养模式:校外依托北大资源实施“领航工程”,校内以特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为核心,通过“师徒结对”“跨学科教研”“精品课开发”等举措,助力教师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型,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理事长王寅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升级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圆心,整合北大、北外等顶尖资源,构建 “从成都出发,向世界生长”的教育新生态,既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面向未来的突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校长唐江澎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就《AI时代民办学校发展的路向》的主题录制了演讲视频与大家分享他的前沿理念。



此次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品牌焕新与课程升级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展开,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学校课程升级关键是瞄准未来学生形象来统摄课程体系升级,支撑育人目标实现。在视频中唐江澎还具体分享了课程体系升级的四大类:经典阅读课程、科技式教育课程、工程类课程、艺术课程体系。同时建议学校借助AI实现课程实施方式升级,提供更丰富多样、有品位、可选择的课程。

在“民办外国语学校的创新路径”圆桌论坛中,成都天府七中校长陈刚、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校长许凌可等嘉宾围绕课程特色化、评价体系改革等议题展开讨论,形成“立足本土文化,融合国际教育理念”的共识。许凌可校长结合自己国外学习经验,提出AI时代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品味的培养;陈刚校长则根据自己多年治校经验,分享了食堂管理等后勤服务经典案例,为学校提供实操建议。教育部首期领航名校长陈罡、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陈杰等也在论坛上各抒己见,一次次交流中推动了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碰撞交融。



发布会尾声,北大教育校长班同学会会长、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总校长陈文国,世外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助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周雁为学校献礼《群英图》,以苍松雄鹰寓意师生坚韧精进、薪火相传,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升级不仅是绵实外的发展里程碑,更为民办教育提供了“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国际联动、科技与人文协同”的创新样本。正如校长梁惠娟所言:“教育是有温暖的奔赴,更是永恒的探索。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教育的使命是为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轨迹。”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书写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绵实外答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