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护航,民企何盼?

如何以法治力量为民营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

新法落地又将如何重塑光谷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在我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首日,东湖高新区法院通过案例发布与专家解读,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提供司法指引,这场“法治护航”的政企对话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5月20日下午,东湖高新区法院举办光谷·法官·荟第四十七期——“法护民企 智启新程”专题交流活动,诚邀省人大代表、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东杰,省政协委员、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凌,区政法委、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光谷分中心代表,与高德红外、传神语联、明德生物等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共聚一堂。

典型案例发布

以“司法之名”护“民企之光”


“本次案例涉及商业活动中常见的‘背靠背’条款,这类条款往往源于甲方凭借其市场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设定以第三方对其支付款项作为其向乙方支付货款的前提条件。”

东湖高新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程静发布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汇编(二)》,涵盖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技术人才竞业限制、商业诋毁、文明理性善意执行等领域,重点聚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典型案例。

专家解读

聚焦制度创新与司法实践衔接


“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律明确要求司法机关在审理涉企案件时,需统筹考量司法裁判对企业经营、就业稳定及产业安全的影响。”

“司法服务应从‘事后救济’向‘全程护航’延伸,通过司法大数据分析高频风险点,帮助企业在经营中提前规避法律风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卓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结合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目标导入,从“公平竞争”“科技创新”“权益保护”等方面,展开解读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和改革方向,系统阐述了该法的理论与实务价值。

现场互动

与会代表共话法治护航新期待

明德生物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一部基础性法律,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是否有具体的配套措施,确保法律的刚性要求落地?”

高德红外

“大型企业的标准如何确定?中小企业之间又能否约定适用背靠背条款?”

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光谷分中心

“当前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要账难、回款难等问题,该法律适用是否能追溯5月20日以前的纠纷?国家层面有无进一步细则条例或者是司法解释出台?”

忠三律所

“大型企业发包重要项目,越来越倾向于由大型国有企业或联营企业作为主包中标,中小企业才能够承包到项目,中小企业拥有主张权益的机会,但也可能引发大型企业对他们在中标时的潜在歧视,这种现象该如何看待?”

东湖高新区法院

审管办主任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68条对背靠背条款效力进行了否定性评价,背后的价值考量是什么?”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需要‘立法指引’‘司法接力’‘行政协同’的三维联动。司法机关既要精准把握法律原则,通过案例库等制度工具增强裁判专业性;也要主动延伸服务,依托法治体检、典型案例指引等机制推动企业双向守法。”

“对于条款适用争议,关键在于平衡保护力度与市场规律,用动态化、场景化的司法智慧让法律‘长出牙齿’,既防止滥用权力,也避免权利虚化。”

侯卓教授对提问一一作答。

归纳总结

构建全链条司法服务矩阵


东湖高新区法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长吴新莉表示,法院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为契机,进一步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立足审判职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用心用情用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同时,也将继续开展更多同堂培训活动,邀请更多辖区企业代表和政法单位、行政机关、园区、街道,以学蓄能、以法护航,共同为光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力量。


本次专题活动通过“理论+案例+实务”的立体化研讨模式,搭建起司法机关与民营企业直接沟通的桥梁,彰显了用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决心。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东湖高新区法院将持续以司法温度呵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为光谷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来源&编辑:政治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