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侵略吞并加沙,现在除了也门胡塞能阻止,剩下就只有埃及了
以色列宣布对加沙发起“基甸行动”,宣布要侵略吞并加沙后,英、法、加等一众美国小弟,纷纷激情慷慨的说“要对以色列制裁!”。但实际呢?欧美这些国家近年来对以色列的谴责看似“强硬”,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因为这些谴责从未转化为实质性制裁,反而在军售、能源合作等领域与以色列保持密切往来。
欧美为什么热衷于政治作秀?
因为欧美正是人权、民主、自由的发源地,如果默认以色列对加沙犯下侵略罪,那当初高喊民主、自由的人权发源地,就会脱的连“底裤”都没有!也正如德国议员所言:“欧盟的谴责只是给西方民主价值观穿上最后一条裤衩。”。
所以不要看欧美人说什么,一定要看他们做什么!
至于伊朗与沙特就更加不要指望!因为一个烂透,一个躺平。
伊朗曾是“抵抗之弧”的核心,如今却内外交困。2025年,伊朗为换取美国解除经济制裁,主动宣布放弃核武器计划,总统顾问甚至公开承认“无力保障本土安全”。从自己的总统坠机死亡到哈马斯高层在伊朗境内接连遇刺,这个国家的腐败与分裂早已深入骨髓。连美国学者都嘲讽:“伊朗的复仇,连火候都要看人脸色!”
如果用我们中国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仓库已经没有可以升的旗帜了,所以干脆妥协了!
而选择“躺平”的沙特就更不要说。沙特尽管与以色列有历史仇恨,但沙特王室更在乎石油美元和奢华生活。2020年,美国推动沙以关系正常化,沙特虽未公开表态,却默许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甚至私下允许以军使用其领空。用沙特专栏作家阿利斯泰尔的话来说就是:“沙特已用现实利益替换了阿拉伯团结的旧梦。”
为什么说胡塞与埃及一定是最后的破局者?
当国际社会集体失声,也门胡塞武装成了对抗以色列的“孤勇者”。这支被西方贴上“恐怖组织”标签的力量,凭借简陋的无人机和导弹,多次袭击以色列商船与军事目标,迫使以军分兵防御红海航线。胡塞的战术虽原始,但其“以弱制强”的韧性,恰恰戳中了以色列过度依赖高科技战争的软肋。
而埃及,则是中东棋盘上的“沉默王牌”。历史上,埃及四次与以色列正面交锋,虽未全胜,却始终是阿拉伯世界的抗以旗手。如今的埃及看似“韬光养晦”,实则是暗中蓄力:它一边斡旋巴以停火,一边在边境集结重兵。
至于埃及的民众对以色列的仇恨,我相信如同大部分中国人对日本那样深入骨髓。
因为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到1973年十月战争,以色列的炮弹染红了尼罗河,毫不夸张的说,以色列的犹太人手上最少有四代埃及人的血债!
以色列的扩张,本质上是一场“大国默许、小国失声”的悲剧。欧盟的伪善、伊朗的堕落、沙特的妥协,共同构成了这场悲剧的背景。唯有胡塞的“不对称抵抗”与埃及的“历史复仇”,还能为加沙保留一线生机。所以面对以色列侵略吞并加沙,现在除了也门胡塞能阻止,剩下就只有埃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