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是为了完善、完整、牢固!

如果修不好,修不牢固,那就没有修的必要了!



5月19日,安徽省凤阳县鼓楼的楼宇顶部发生坍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备受争议的是凤阳鼓楼去年才完成了维修加固,其竣工验收距今不到一年,根据合同显示,花费了341.206万。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这340多万的费用,修理了仅一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未免也太打脸了!这还没有经历一个太大的自然恶劣气候条件,若是有个几级大风,凤阳鼓楼能不能经得住呢?

施工是否合格?验收是否合格?谁验收的?又是谁施工的?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合同被公开。



现在很多网友就质疑340万是否都落实到了修建上面,感觉这里面存在一定的水分,甚至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猫腻。

34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据“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公告显示,此次维修包括重檐歇山顶屋面维修,更换损毁檐板、屋檐、更换脱落瓦片等等!

可不论怎么说,这修建一年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啊,这不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豆腐渣工程吗?”



凤翔县文化和旅游局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通告,称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至于能调查出什么,也只能说是拭目以待,毕竟工程都已经一年之久了,能包揽下这样工程的人或者公司,都不可能是平民老百姓。

调查归调查,接下来该修肯定还是需要维修,少则几十万,多则过百万!这个活谁来干?这次真的能做好吗?

340万都没修牢固的工程,或许还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吧,这一次包揽工程的老板又接了个大活,不过这一次有了群众的监督,有了舆论的批判,施工起来不管是前期也好,还是竣工后也罢,都会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



有网友说“不修还好,这一修一年就成这样了,太滑稽了!”

评论区的言语并不友好,因为太多人心里明白一些道理,只是说得太直白就没有意义罢了!

感觉调查结果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不过还是一切以官方通报为最终依据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