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前总统拜登的办公室宣布,拜登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声明指出,拜登因出现“日益严重的泌尿系统症状”,医生在其前列腺上发现了一个“小结节”,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前列腺癌。此次诊断结果显示,拜登的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其格里森评分(Gleason score)为9,属于5级分组,是前列腺癌中最为严重的类别,这使得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

拜登现年8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总统。他的健康状况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他竞选连任期间,其年龄和健康问题引发了诸多争议。

尽管拜登的前列腺癌属于较为严重的类型,但其激素敏感性为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目前,拜登及其家人正在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激素疗法等,尽管如此,前列腺癌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当癌细胞已经扩散至骨骼时。

1.治疗进展

目前,前列腺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放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等进行成功治疗。但前列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属中晚期。

手术治疗是早期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案,适用于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的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前列腺、精囊以及周围淋巴结来清除肿瘤。但手术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手术方式。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曾是传统选择,然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逐渐崭露头角。后者凭借其高精准度,不仅提高了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还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放射治疗则为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它利用高能射线精确打击癌细胞,破坏其DNA结构,从而抑制其生长和分裂。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等先进放疗技术应运而生。它们通过优化射线剂量分布,使射线更精准地聚焦在肿瘤上,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高度依赖,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或阻断其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ADT包括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药物去势是目前的主要方式,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和拮抗剂,能够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减少睾丸产生雄激素。这些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还能减少手术去势的创伤和并发症。

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尤其是对激素治疗无效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等化疗药物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缓解症状。

注: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2.赛道火热

药智数据显示,全球前列腺癌在研治疗药物约650个,在研靶点集中在PSMA(FOLH1)、AR、GnRH receptor等靶点。


部分批准上市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目前上市的前列腺癌药物种类繁多,涵盖了多种作用机制,为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剂(ARSIs)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恩扎卢胺(Enzalutamide)是一种口服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改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在mCRPC患者中,恩杂鲁胺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阿帕他胺(Apalutamide)同样是一种口服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在mCRPC和mHSPC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达罗他胺(Darolutamide)则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可降低mCRPC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发生率。

与此同时,骨靶向剂也在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镭-223(Ra-223)是一种α粒子发射体,可选择性地靶向骨转移灶,减缓骨痛,延长mCRPC患者的OS,尤其适用于伴有骨转移但无内脏转移的mCRPC患者。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是一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破坏,预防骨相关事件(SRE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

此外,PARP抑制剂为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奥拉帕利(Olaparib)是首个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PARP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携带BRCA1/2、ATM等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

在研药物的推进为前列腺癌治疗带来了更多可能,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其中,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剂领域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普卡他胺(Proxalutamide)等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旨在进一步优化雄激素受体信号的阻断效果。同时,恩扎卢胺、阿帕他胺等联合ADT以及其他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也在不断开展,以探索更优的治疗组合。

在PARP抑制剂方面,新型PARP抑制剂如尼拉帕利(Niraparib)等正在开展针对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治疗选择。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针对CDK4/6、AKT、WNT和表观遗传靶点的药物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通过阻断不同的细胞生长和存活信号通路,有望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注: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3.结语

拜登确诊前列腺癌一事,引发了全球对这一疾病的关注。前列腺癌,作为一种男性健康的重大挑战,其复杂性在于病因的多样性与早期症状的隐匿性。尽管医学界尚未完全揭开其神秘面纱,但近年来在诊断与治疗领域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来源:
1.药智数据
2.https://mp.weixin.qq.com/s/bq1mi8NM0dmIv2OeOjIK8Q
3.https://mp.weixin.qq.com/s/0C_h9fERhk1N609xvWmDWw
4.https://www.cbsnews.com/news/biden-prostate-cancer-symptoms-treatments/
5.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903/content-1429369.html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