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凤阳鼓楼坍塌”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凤阳鼓楼是在安徽凤阳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鼓楼。

这座建筑不仅是当地地标,更是文保单位。



事发时,鼓楼顶部西侧瓦片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扬起烟尘,

万幸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



几乎一瞬间,鼓楼屋顶上的瓦片便完全坍塌,

瓦片掉落在二层和地面,



官方说这是部分瓦片脱落,

从视频图片来看,这成片掉落、烟尘弥漫的样子,和“脱落”差距也太大了吧。



凤阳明中都鼓楼建于1375年,距今已有650年的历史。

在1635年时,毁于兵火,仅存基座;

时隔200年,复毁于兵火,仅存基座;

再次时隔约200年,复复坍塌,

但这次仅瓦片脱落。



好家伙,这是每隔200年毁一次的节奏吗?

在天眼查上面看,早在2023年凤阳县明中都鼓楼就招标维修,

耗资340多万元,工期半年。

而且维修的重点还是屋面维修、更换损毁檐板、屋椽及脱落瓦片等等。



这才修缮2年,就垮成这个样子,400万都花到了哪里?

屹立几个朝代都没有坍塌,现在修了一下结果坍塌了,

那么这个责任该谁来承担?

朱重八要是地下有知,非将这帮不屑子扒皮抽筋不可!

放在古代,偷工减料的怕不是要被诛九族。

据说每块砖上都会写工匠的名字,终生质保,

工匠是要用命担保的,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偷工减料。

是不是图快,图省事,

直接上水泥砂浆。

把瓦片糊得死死的。

水泥砂浆一凝固,整个屋顶就成了一块“铁板”。

看着是牢固了,但热胀冷缩的时候,应力没处释放。

再加上瓦片本身会吸水,水泥砂浆也会。

时间一长,里面的木结构要是有点朽,或者地基稍有沉降。

“咔嚓”一下,可能就滑坡了。



当年中标公司为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



目前,该公司名下关联多则被告身份司法案件,案由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



而且曾在2021年因拖欠郑某工资,被法院判定支付其劳动报酬24800元。



对此,人民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

也不用怀疑,中间铁定少不了某些人的回扣,



很想知道最后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