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正成为新的潮流,全国各地的夜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江苏苏州,200多门夜校课程涵盖了非遗手作、吹拉弹唱,选择众多,方便实惠,受到市民的欢迎。

晚上7点,在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鸿文社区内,非遗夜校准时开课。

学员们分成小组围坐,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盘扣制作这门“指尖上的非遗”,剪条、盘型等,都做得有模有样。


鸿文社区居民 吴群:我们做了粽子盘扣,正好快到端午节了,平时可以挂在包上、车上,也可以当一个装饰挂在身上。非常解压,做这个的时候你好像什么都忘记了,专心致志在做它,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鸿文社区居民 王明月:本来上班带小孩都很有压力,这个课让我心情比较放松,我本身比较喜欢做手工,在这边上课,找到了乐趣。

据了解,鸿文社区居民里近70%都是80、90后的中青年,通过前期调研,结合居民意见和本地特色文化,社区推出了盘扣、二胡制作与鉴赏等多项夜校课程,满足不同的需求。


鸿文社区党支部书记 张梦娇:它相当于是你的“第三空间”,因为我们中青年群体除了职场、家庭以外,是需要有一个“第三空间”来释压、赋能,还有社交。我们大门敞开,你随时都可以来,都有一些收获。


在苏州,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正通过“非遗+夜校”的形式,来到人们的家门口。在常熟琴川街道世茂社区,代表当地特色的虞山印派篆刻技艺进了夜校;在太仓双凤镇,民乐爱好者们下班就学起了江南丝竹;此外,昆曲、舞狮等课程也都受到人们的欢迎。


常熟市琴川街道居民 夏杰:之前的几次比较火爆,等我发现的时候就报不到名了,这次正好抢到了机会。这个是靠我们自己兴趣来报的课,而不是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感觉还是能够学到一些东西的。

江苏苏州:历史建筑里开夜校 带来上课新体验

不仅课程五花八门,各地也在不断创新夜校的上课场景。苏州古城区就把课堂搬进了一座历史建筑里,带来沉浸式多元化的体验。

坐落在苏州古城区锦帆路上的“章园”,前身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故居,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改造焕新后,变成面向公众开放的书店和创意空间。而夜间,这里又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江南特色的课程,成了当代城市青年学习充电的好去处。

学员们在课堂上弹古琴、学吴语、体验篆刻。

苏州市民 杨静:很有艺术味道,在这么一个艺术氛围的地方,老师和大家也都是因为艺术而在一起的一些爱好者,交流起来蛮轻松的。


苏州古吴轩书店负责人 张颉颉:现在各种夜校学校也比较多,我们当时开的时候也是在忐忑中探索,因为我们是小班制,希望给到老师学生都是沉浸式的教学、沉浸式的学习。我们目前开设30个课程以来,基本上是班班报满。

山东济南:热门课程“秒光” 公益夜校受追捧

在山东济南,一家由公共图书馆创办的泉民夜校也火出了圈。从美妆、舞蹈,到咖啡品鉴、配音,以及人工智能等近100门课程,很多课程一开始报名,就被“抢光”。那么,这里的夜校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晚上7点,在济南市图书馆举办的泉民夜校,一堂配音课正在进行。老师除了讲解配音技巧,还现场带着学员们练习,一对一指导。


配音课学员 王爱文:平时在说话和表达的时候,自己的口音比较重,提高一下自己说话声音的魅力。


配音课学员 房晓:我是一名幼师,我想在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的时候,更加出彩一些,配音课可能会帮助我练习发声、掌握一些发声的小技巧,包括运用到工作当中会更加便利一些,让声音更好听,孩子们更喜欢。

济南泉民夜校是全国首个由公共图书馆创办的综合夜校。夜校采用延时开放、公益收费的模式,为18至55周岁的市民提供文化艺术类普及教育。从2023年12月开始现在,已经办到了第五期,每一期开课之前,济南市图书馆都会设计、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群众的需求。很多课程一开始报名,就被“抢光”。


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 尹延明:比如说化妆课、公文写作、手机视频拍摄,一个是生活场景类的,一个是职场竞技类的都得到了大家的追捧,也是“秒光”的。这说明大家对这种热门的,能够对他的身体也好、对他的工作有帮助的地方,他都是很关心的、很接受的、很认可的。

从美妆、咖啡品鉴到短视频制作,从乐器、书法到配音,再从心理辅导到最新的DeepSeek,泉民夜校的课程不断完善、创新。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开设各类课程将近100门,总学员超过了8000人次。


泉民夜校配音课老师 沈蜂舟:我的职业也是配音演员,我觉得开设一个课程,能让大家了解到语言艺术原来是一种很美好的艺术的表达形式,把这种健康的审美、健康的发声方式传递给大家。


泉民夜校心理课辅导老师 周作新:在这里相对来说,能够更快地敞开内心,建立一个信任感,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