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故宫的晨钟暮鼓化作音符,当金水河的潺潺流水融入管弦,一场听觉盛宴在紫禁城深处悄然绽放。5月19日,以故宫的自然之声为创作灵感和音效素材的《“故宫之声”国宝音乐会》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上演,这也是“故宫之声”主题音乐会的全国首演。在张国立的主持下,赵麟、谭盾等十位作曲家将金水河的涟漪、编钟的鸣响、紫禁城的初雪等声音密码融入十首原创作品,由首席指挥刘沙执棒中央民族乐团,用琴瑟笙箫重构故宫记忆。


十位作曲家用音乐讲述故宫故事

中央民族乐团历经五年时间与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联合推出“故宫之声”主题音乐会。赵麟、谭盾、陈思昂、马久越、郝维亚、李尚谦、赵泽明、刘思超、关大洲、刘冬十位作曲家多次深入故宫采风,在特定的场域中,用“声音的叙事”讲述紫禁城建筑、文献、文物和历史的故事,以八大作响、金编钟鸣、紫禁落雪、金水微澜、千龙吐水等声音元素为灵感,创作出《百工颂》《钟鸣贺》《丹宸雪》《岁华注》《和生曲》《东风令》《秋鸿操》《沐金辉》《望宫门》《雨中天》10首全新的民族音乐作品,串联故宫百年沧桑巨变。

音乐会以一曲《百工颂》拉开音乐会序幕。这首由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作品,灵感源自故宫“八大作”建筑技艺——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二者在美学上是相通的。”赵麟将故宫建筑的对称美学转化为音乐结构,用民族管弦乐的技法和民族音乐的独特音色转化为可听的“故宫之声”,“我把采集到的声音,用音乐表现出来,希望展现出这些精美建筑背后的劳动者的智慧。”

十位作曲家以故宫为纸、音乐为墨,各自撷取不同的文化切片进行创作。谭盾的《钟鸣贺》以金编钟鸣为音源,创造出时空交叠的听觉奇观;马久越的《岁华注》从故宫的钟表嘀嗒声中获得灵感,用弹拨乐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赵泽明创作的《秋鸿操》以故宫藏明代古琴谱集《神奇秘谱》为蓝本,将尘封数百年的文人音乐重新解构。赵泽明表示,“这个作品一开始完全是古曲,我们对它进行了现代化的再创造,让观众既体会到古风古韵,又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


历时五年,采集近千条声音素材

这场音乐会以故宫的八大作响、千龙吐水、宫门大开、风铃传响、古琴清音等声音为创作灵感和音效素材,力邀中国著名录音师李大康担任录音总监,带领团队深入故宫,在暴雨、暴雪、大风中,为故宫中的自然之声留下声音的轨迹。“我组织了十几个人的录音团队,个个都是精英强将,首先要采集故宫的各种声音,把这些声音提供给作曲家,让他们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声音,根据这个声音去创作。” 李大康说。

在故宫的大力支持下,金编钟、钟表等鸣音发声,为故宫数百年珍藏的文物记录下珍贵的听觉资料,最终形成近千条声音素材,这也是这些独特的“故宫之声”六百多年来首次被系统性、高规格采样,它们不仅成为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更作为独特的音效出现在所有作品之中。

“此次录制既不能影响游客参观,更不能对古建文物有一丝破坏,因此为录制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且录音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有修缮这类特别嘈杂的,也有非常安静的,我们在前期也制定了很多的录音方法。”让李大康印象最深刻的是紫禁城下雪的那次录制,看了天气预报,当天下午下大雪,李大康和团队早有准备,但是必须等到故宫闭馆的时间才可以开始录制,但是雪越下越小,李大康和团队一直等了五个多小时才结束录制。“尽管环境千差万别,没办法掌控,但我们尽可能地用我们的经验将声音录制得更好。”


用音乐与故宫产生深层连接

本场音乐会让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与中国音乐产生了深层次的链接,从“看”故宫到“听”故宫,让这一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群体拥有了丰富的音乐记忆。

此次创作,几位作曲家也将自己对故宫浓厚的情感和体验融入了进去。“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在中国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那时候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故宫,当时有两个馆,钟表馆和珍宝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作曲家马久越表示,这次采样的声音一下子将时间拉回到了上学的那个时候,自己第一次走进钟表馆的场景,“那些钟表的声音一出来,好像进入到了一个特殊的场景一样,那种历史的厚重感非常令人震撼。”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作曲家刘思超就出生在离故宫不远的府右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故宫的金水河是我最熟悉的,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这次我将这种浓厚的情感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中。”

“从‘看’故宫到‘听’故宫,乐团在创排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突破。”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唐峰表示,“今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中央民族乐团建团65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为大家呈现五年来的创作成果,意义更加重大和深远,希望这场音乐会能够让故宫这一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群体拥有丰富的音乐记忆,中央民族乐团此后还将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加多元、优秀的音乐作品,从中国音乐的视角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5月26日,中央民族乐团还将作为全国十家优秀乐团之一,在上海“2025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的舞台上,为观众呈现“故宫之声”剧场版的全国首演。

摄影:房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