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各地城投管理的景区,做得越来越出彩了。不仅运营水平和成绩有所提升,还包括运营内容和推广模式都更丰富成熟了。
这也侧面展现了城投近年来的转型成果,从文旅资产的盘活与管理这一块,就能看出不少城投在加速走向市场化。
其实在文旅业务上,各地城投已经经历了数个阶段的探索和进化。早期城投主要聚焦在景区设施建设上,公益属性强,后来又发展到主动开发创造景区资源。
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城投开始构建起了资产与资源的运营意识,探索更丰富的文旅业务运作模式,为景区赋予更丰富的运营内容,以提升景区经营效益。
城投资管意识强化
文旅项目与资产盘活形成联动
告别了单纯的建设视角,现在的城投管理景区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完善,随着这几年资管意识的强化,不少景区的建设与运营过程都和资产盘活工作紧密结合了起来。
首先是在存量资产的分类盘点上,不少文旅类城投都曾对长期闲置、运营效率不高的存量资产做摸排梳理。盘清资产底数,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点击了解
对优质的、具有示范性的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和内容策划,将其塑造为更有运营潜力的文旅资源;对与主业不符的资产类型,则划入参与整合的资产池,有序推进存量资产的分类处置和盘活。
其次是在资产资源的整合收购上,一些城市在积极推动地区内甚至是跨地区间的城投文旅资源整合,也有城投直接主动收购景区资产,以提升对本土优势文旅资源的运营管理力度。
以新疆伊犁自治州为例,当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散落着有2个5A级景区和26个4A级景区。但同时景区也比较分散,各区县都独立运营这些景区,导致很难发挥协同效应。
所以伊犁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为此而成立了,其整合了那拉提与喀拉峻两大5A级景区,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景区套票提升客流,另一方面可以为游客提供更稳定、标准化的文旅服务。
而江苏的溧阳城建则走了收购这条路,其通过收购股权的形式成为了天目湖股份控股的股东。此后溧阳城建的营收规模有显著增加,旅游服务业务的利润贡献大幅上升。
再次是与城市更新的融合,一些城投已经摸到了门路。
比如深圳东部的大鹏新区,年初就召开会议要求深化“社区+景区”的融合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现城市面貌、功能、格局整体提升。
大鹏新区提出要坚持片区统筹,强化“大片区”模式,聚焦七大旅游片区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团发展,并将景观提升、公共空间改造、道路建设、生态修复、文物保护利用等一体纳入项目建设,将景区塑造与城市更新进程紧密融合起来。
总体而言,城投公司在文旅业务的运作方式方法上,远比过去成熟了,也早已脱离了纯建设开发的视角,真正构建起了资产运营的意识,能够多角度多维度去提升文旅项目的经营效益。
“文旅+”融合运营模式普及
城投文旅创新不断
文旅项目的经营效益受季节性波动与资源特性影响极大,如果景区开发完毕后就任其自生发展,是很难实现理想效益的。
要有效盘活文旅项目,城投需要主动创新运营模式,丰富文旅业务的形态与内容,来提升项目的多元化吸引力,强化抗风险能力。
所以如今不少城投的文旅项目,都在积极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逐渐形成了“文旅+”的融合运营模式,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文旅场景和商业内容,为文旅资产的盘活带来新的活力和推力。
过去文旅项目的主要盈利点是门票、客运等环节,但现在各地文旅城投积极探索文旅产业与商业、人文、体育、演艺、体验等业态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了更多消费场景和盈利点。戳这里,助力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比如以夏季高地草原风光闻名的新疆那拉提景区,近年却拓展了滑雪项目,这样即使是在冬季的淡季中仍然能够保持对客流的吸附力。
又比如义乌城投管理下的义乌植物园,与戏剧文化联动,在五一假期期间举办了“万象有戏、共筑戏梦”戏剧周,通过精彩纷呈的戏剧演出与互动体验火爆出圈,吸引了11万人次游客参与。
而且现在城投运营的文旅项目类型也越来越多样了,比如成都香投集团就建设、运营了月隐花度假村落、森林公园咖啡旗舰店、麦田书局等不同的业态,能够策划出更加丰富的文旅体验。
比如月隐花度假村落主打的是儿童友好沉浸式体验空间,假期策划了“手工桃酥”“童创天地”等系列主题活动,据透露从5月1-5日累计接待游客近3000余人次,营业收入超20万元。
又比如融合了自然生态与咖啡文化的特色空间10°Cafe,就坐落在泥巴沱森林公园中。里面承载了户外骑行、亲子、Live驻唱等等休闲元素,吸引了大量青年群体到访。
上海城投也在积极探索文旅+的无限可能,五一期间“临港·遇见爱”城市文旅品牌系列活动的背后,就是其创新打造的“滨水+文旅+消费”的融合模式。
其中包括游船首航体验,是临港新片区亲水旅游的明星项目,在游客中反响热烈,首发航次全部售罄,首批300余名中外游客登临滴水湖游船。
还有商业资源的集聚,创造了丰富的休闲消费场景。15家环湖商户和湖滨配套的移动商业,在假期首日接待了客流9800人次,累计日均营业额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
此外,城投兴港公司还举办了大量精彩的演艺活动,比如“滴水湖春天歌会”邀请了人气街艺歌手献艺。还有“青春正当时·爱在滴水湖”市集、“千帆啤酒嘉年华”市集等,整合了从非遗手作到科技潮玩的大量体验式商家资源,为环湖夜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据统计,环湖核心区在劳动节假期首日接待游客量突破了2.2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创下了近三年五一假期单日接待量新高。
城投兴港公司围绕滴水湖的湖滨带,通过“场景营造+文商旅联动”的方式,塑造出了湖滨微度假休闲体验,丰富的场景与内容让景区“活”了起来,其成果可谓亮眼。
文旅城投发力营销与服务
景区运营越来越“潮”了
很多人觉得城投公司以前总是埋头干活,不太懂营销,对服务的研究也不深。其实并非如此,这几年城投手中的地产开发项目越来越多了,文旅项目的经营水平也在进化,营销推广与长周期的服务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现在很多城投的景区,玩起营销来特别溜,打破了过去“板正”的印象。
首先是在媒体的运营上,不少城投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热点,建立了新媒体营销矩阵,以触达年轻客群。
一些成熟的景区项目已经搭建了包括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B站、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在内的全方位新媒体矩阵,有时候也会联动旅游大V、博主进行宣传,效果拔群。告别内容焦虑,轻松做爆款,点击了解AI创意工场
其次是深化对外合作,引入专业化的外部资源来强化文旅业务的运营与营销能力。
比如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就与携程达成了战略合作,携程将通过自身会员、流量、技术、产品、营销、宣传等资源,帮助黑龙江加强旅游资源的打造、宣传体系的建设等等。
最后,城投在文旅项目中还很喜欢做IP营销,借助IP的力量来提升景区知名度。
比如红极一时的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被陕文投应用到了景区当中,打造了IP先行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并联合了餐饮团队永兴坊、影视IP方娱跃文化等伙伴,共同来参与开发运营,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在旅游服务方面,许多城投景区都已经接入了数字化工具,大幅提升了景区服务效率,优化了游客体验,甚至通过新颖的数字化展示手段扩大了受众范围。
比如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城投旗下的智慧文旅平台“乐福游”小程序,近日已经成功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
其AI文旅推荐官“乐福”依托平台文旅大数据与AI技术,能够为每位游客生成个性化的行程规划。比如带老人孩子游玩的,系统就会推荐更舒适的路线、非遗体验项目和无障碍设施信息。
又比如天津城投上个月也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部署,通过逻辑推理和多模态交互,为津湾广场、摩天轮等标志性文旅景区提供更迅捷的旅游信息服务,比如AI+智能客服和数字导览等。
结 语
总体来看,许多城投公司在文旅业务上有了长足进步,告别了埋头干开发的桎梏,资管、运营与服务意识都在快速提升,管理景区呈现出更具有活力与互动性的一面,这是一个好趋势。
目前我国文旅产业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项目也正在从资源驱动走向运营驱动阶段。城投公司在其中需要继续坚定走好运营为先、挖掘活力的道路。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