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是我国固有领土,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但这片属于我国的土地,却被印度长期非法侵占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和我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历史上土邦林立,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存在着大大小小554个土邦。这些印度土邦都由自己的王公统治,互不隶属,各自为政,因此有一种说法印度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名词。
英国殖民印度之后,在武力威慑之下,将众多土邦整合到了英国旗帜之下。可以说正是英国的殖民侵略,帮助印度统一成为一个大国,还将很多本不属于印度的地区并入了印度。比如印度东北地区,历史上并不属于印度。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实现独立,根据国情,实行了联邦制。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印度并非铁板一块,多个邦存在分离倾向。比如有印度的锡克族人士,呼吁我国收复藏南,还想里应外合。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锡克人和印度存在文化差异。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一百多个民族,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此外印度还有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锡克族等等民族。
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斯坦族不同,锡克人信仰锡克教。锡克教创立于15世纪,在创立之初,便蕴含着反抗精神。锡克教典籍《格兰特沙希伯》,刻意采用旁遮普方言对抗梵语霸权,这是锡克人不满印度教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
锡克教和印度教存在着天然对立,印度教主张种姓制度。而锡克教主张平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种姓的社会。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现代锡克人普遍包头巾,留大胡子,锡克教徒的头巾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第二,锡克并入印度。锡克人历史上属于一个独立的土邦,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后,不断进攻锡克地区。锡克人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但寡不敌众,1711年,莫卧儿帝国将锡克地区纳入版图。1747年,锡克人趁着莫卧儿帝国和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爆发战争的时机发动起义,再次获得独立地位,建立了独立的锡克帝国。锡克人骁勇善战,版图不断扩大。
英国殖民印度之后,也对锡克畏惧三分,直到1849年,英国完全整合了印度地区,才挑起对锡克人的战争,将锡克地区纳入了英属印度版图。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采用分而治之的措施,利用锡克人制约印度斯坦人。比如1881年,英属印度政府颁布旁遮普土地转让法案,将75%灌溉区划归锡克人,人为制造了锡克人与印度斯坦人的对立。因此在英属印度时期,锡克人就和印度斯坦人矛盾重重。
第三,分离运动。1947年印巴分治后,锡克人所在的旁遮普邦成为印度共和国的一部分。锡克人不愿成为印度的一部分,多次爆发分离运动。特别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印度政府对旁遮普邦经济的忽视,以及语言争端(旁遮普语与印地语的对立),锡克分离运动逐渐激化。
锡克人所在的旁遮普,位于印度西北部,面积约5.04万平方公里。1982年旁遮普锡克人发起独立运动,爆发了激烈的冲突。1984年6月1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批准了军方制定的“蓝星行动”计划。6月3日,印度政府宣布对旁遮普邦实施戒严,切断了通信联系。
6月5日晚,印度陆军出动大量军力,配备坦克、装甲车和重型火炮,对旁遮普锡克分离势力发动打击。印度这次行动虽然暂时压制了锡克分离运动,却点燃了更剧烈的仇恨之火。1984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锡克人刺杀身亡,再次引发了印度对旁遮普锡克人的打击。发展到现在,旁遮普锡克人仍然存在分离倾向,这些印度的锡克族人士,呼吁我国收复藏南,还想里应外合,就是希望趁机脱离印度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