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建房,真没必要贪大求高、追求豪华!这几个大实话,听完你就懂了!
最近回老家,发现村里的新房一栋比一栋“豪横”——三四层的“小洋楼”拔地而起,大理石外墙、旋转楼梯,处处透着“不差钱”的劲儿。
但和几位盖房的老乡一聊,才发现背后藏着不少“甜蜜的烦恼”。说实话,在农村建房子,真没必要贪大求高、装修得过于豪华,为啥这么说?今天咱就唠点大实话。
先说说为啥别建太大、太高。在农村,不少人建房子,真的是认为越高、越大才气派,就拿楼层高度来说,普遍一楼都是三米七八,有的还要建4米高。
有的朋友觉得,房子大才气派,房间多才能“有备无患”,可实际住起来才发现,房子越大越“空”。
老家王叔家盖了栋四层楼,光卧室就十来间,可平时就老两口住,楼上楼下空荡荡的,打扫卫生都得花大半天。
更头疼的是取暖和降温,夏天空调开到最大,电费蹭蹭涨,房间还冷热不均;冬天烧暖气,好几层楼的空间根本“捂不热”,钱花出去了,住着还不舒坦。
特别是一楼不少人家,楼层是高了很多,但是后面又给房子吊个顶,这样上面又下来很多,这岂不是多花冤枉钱?
再说安全性,农村建房不像城里有严格的规划和监管,很多自建房为了追求高度,地基却没打好,遇上大风、暴雨,心里直发怵。
而且楼层太高,上下楼全靠楼梯,对老人和小孩来说特别不方便,万一不小心摔一跤,后果不堪设想。
装修豪华这事,更是“看着风光,用着肉疼”。邻居李姐家新房装修花了大几十万,大理石地面、水晶吊灯,处处透着精致,可刚入住就后悔了。
水晶吊灯积灰严重,擦一次得请专业师傅,一次好几百;大理石地面太光滑,老人走路总打滑;
还有那些华而不实的雕花家具,好看却占地方,打扫起来也费劲。本来想着“一步到位”,结果钱花了不少,实用性却大打折扣。
其实,农村建房的核心是“实用”和“舒服”,千万不要为了面子,或者是瞎追潮流,跟着别人的脚步来,这样多数都是多花钱还不实用。
房子不一定要多大,多豪华,一般面积够用就行,根据家里人口数量规划房间,留出宽敞的院子和公共活动空间,种点花草、养几只鸡鸭,这才是农村生活的烟火气。
楼层两到三层最合适,老人住一楼,年轻人住楼上,既有隐私空间,又方便日常照顾。
装修上,别盲目跟风网红设计,简单的大白墙配上实木家具,耐看又经脏;水电线路、门窗质量多花点心思,住着省心又安全。
而且,现在农村人口流动大,很多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在家待不了几天。花大价钱建豪华房子,平时空置着,实在不划算。倒不如把钱省下来,改善生活品质,或者留着应急,比把钱砸在“面子工程”上实在得多。
说到底,农村的房子是用来生活的,不是用来攀比的。放下“越大越好、越贵越有面儿”的执念,回归居住本质,建一栋实用、温馨、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房子,才是真正的幸福。
下次再有人纠结农村建房的事儿,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一起聊聊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