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蔚来寄予厚望的乐道一周岁了,这一年中,乐道可谓喜忧参半。
2024 年 5 月 15 日,蔚来的阿尔卑斯项目正式以乐道为名面世,首款产品 L60 同期亮相。这款被冠以蔚来旗下 “精装、换电”Model Y(参数丨图片) 称号的产品,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9 月 19 日正式上市前,乐道上海的数家门店都人潮汹涌,时不时就有用户下载乐道 App,并支付小定。
到 9 月 19 日,L60 正式上市,其 BaaS(电池租赁)后 14.99 万元的起售价极具吸引力,时任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也在上市后表示 “爆单了”,订单远超预期。除了当时超出预期的订单表现外,L60 上市会上讲解产品点的操作手法形象而生动,也在后续被友商竞相模仿。
但随后,乐道的表现有些让人大失所望。首先是交付极其缓慢,在激烈竞争的中国车市,乐道似乎并没有什么紧迫感,在一众友商上市即上量的情况下,L60 直到 12 月才实现交付破万。路上跑着的产品始终是最好的广告,上市即上量不仅能够快速转化订单,减少友商对潜客的争夺,还能够通过道路上更高的能见度,让更多人知晓这个新生的品牌和产品。
除了交付缓慢外,乐道的品牌宣传颇有些戛然而止的感觉,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蔚来旗下还有乐道这样一个品牌。
到 11 月下旬,有乐道经销商告诉我,乐道新增订单很不理想;在 12 月实现交付破万之后,2025 年 1 月开始,乐道月交付量开始在 4000 辆左右徘徊,和此前乐道官方 3 月交付破 2 万辆的预告差距颇大。
尽管和去年同期一起围攻 Model Y的几个竞品相比 ,乐道 L60 的交付成绩还算不错,但显然距离蔚来高层的预期仍有差距。李斌曾多次表示,如果乐道能够在 2025 年平均每月交付 2 万辆,那么一年就能贡献 20 多万辆的销量,这对于蔚来实现 44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支撑。
4 月开始,乐道开始密集调整,除了高层的走马换将外,在今年蔚来降本增效、第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乐道开始和蔚来进行深度整合。
5 月上旬,蔚来被曝对旗下乐道品牌和萤火虫品牌组织部门架构进行调整,整合进入蔚来体系,涉及乐道品牌产品研发、用户服务、车型营销等部门:原乐道事业部中的产品体验、项目管理、设计、整车工程划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原乐道的规划与经营、区域销售策略、区域销售运行、区域销售管理、行销等部门以及乐道营销活动策划部和区域销售公司,被归入蔚来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
也是在降本增效的大前提下,乐道的 “一周岁生日” 并没有举行声势浩大的发布会,而是以乐道家庭欢乐周的形式,在线上给予用户积分、换电券等形式的奖品。
尽管已经开始了密集的调整,但乐道仍难言何时才能够达到管理层的预期。
为了冲击销量,L60 已经开始放大优惠幅度。今年五一期间,除了 5 年免息外,乐道 L60 还为购车用户提供免费车载冰箱(价值 2880 元)、4000 元充电补贴,NOA 免费时间较之前有所增加。此外,蔚来惯用的 “宝藏车”(通常是优惠幅度更大的库存车)也出现在乐道之上。
这一政策推出后,已有一些创始版车主直呼 “背刺”,和现阶段购车的用户相比,最早选择信任乐道的那批创始版车主,既没有 5 年免息的政策,冰箱在优惠后也需要 1880 元才可以选装。
窃以为,即便优惠放大,现款 L60 也难承载乐道稳态月销 2 万辆的愿景。
纵观近十余年的中国车市,产品会有 “昙花一现” 的情况,但鲜有产品会在 “头炮” 不响之后实现逆袭。即新产品在上市初期并没有打开市场局面的情况下,即便后续二次上市或改款、改名,都难以使这一系列产品的销量重振。
问界 M7 或许是打破这一规律的唯一案例,但需要指出的是,问界背后有着华为强大的效率、执行力和技术作为支持,这才使得曾经月销近 3 位数的问界 M7 迭代为问界新 M7 之后,长期月销破万辆。
而乐道背靠的蔚来,此前一直被人诟病效率较低(比如乐道 L60 缓慢的产能爬坡速度),尽管近两年来一直在进行降本增效的调整,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其次,在 20 万元级 SUV 市场,三电、配置等领域已很难拉开差距,L60 智能座舱表现尚算不错,但智驾尤其是城区智驾已经和小鹏、问界等同级别产品有明显差距。
不过乐道目前还有牌可打。
首先是产品,目前乐道已经开始 L90 的预热。三排座大空间 SUV 仍有不错的市场空间,定位较为接近的领克 09不到一个月内实现了 50000 辆的大定。在 L90 上,乐道也开始寻找诸如超大前备箱这样的差异化宣传点,尝试替用户发现用户自己都没发现的需求。此前上海车展 “李斌钓鱼” 的场景,也有一定的破圈效应,但这款新车要在今年第三季度才能够上市。
除了 L90 外,按照此前蔚来公布的信息,乐道还会推出一款尺寸不小的大五座 SUV,初步完成产品矩阵的规划。
其次,在市场和品牌传播上,乐道正在补上此前欠下的功课。蔚来总裁秦力洪告诉我,L60 不会再搞一次 “重新发布” 的大战役,但会就产品、技术等方方面面,组织起数场 “中型战役”,力图重新打响乐道 L60 以及乐道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的知名度。
以及在整个蔚来公司层面,今年 “以第四季度盈利” 为目标的调整力度远大于过去的数次调整,现任乐道总裁沈斐此前曾是蔚来能源负责人,由他带领的蔚来能源团队曾在一年内完成 1000 座换电站的部署工作,实现年度目标,蔚来能源团队也被外界认为是蔚来效率最高的团队之一。
尽管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车市早已进入了淘汰赛,但整个市场的格局并未完全明朗:曾经蔚来的 “ICU 病友” 小鹏,凭借着 Mona M03 和 P7 + 两款新车,快速脱离 ICU;一度在头部新势力中排名末位的零跑,如今已经连续获得月度新势力交付冠军,并实现季度盈利。在竞争格局未定之时,有效的产品、流程、人员调整,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 “扶大厦之将倾” 的奇效。
秦力洪曾说,如果乐道做得不好,整个蔚来公司的盈利就无从谈起。仅仅 “一岁” 的乐道,就已经需要承担起 “养家” 的重任,但也是在 “一岁” 的节点,乐道也已经走到了自己命运的分叉口:乐道如若能够止跌回升,产品大卖,那么能助推整个蔚来进入良性轨道,减亏乃至盈利指日可待,也同时证明了蔚来多品牌布局的正确性;但如若乐道继续不温不火,甚至在激烈竞争中持续沉沦,那么在整个公司进行大幅度 “降本增效” 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和蔚来深度合并的乐道,可能也没有继续作为独立品牌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