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小时候,我奶奶总说,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

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都迷失在别人的眼光里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都着急长大

明明花骨朵还没完全绽放,却偏要装成熟透的玫瑰

尤其是女孩子,十八九岁就恨不得一步跨到三十多,这到底是为什么



近日,江苏昆山一所高中举办的成人礼在网上炸开了锅

一名女生的特立独行打扮,让整个庄重的仪式变成了民国穿越剧

这本该是青春洋溢的时刻,学校操场上铺着红毯,寓意学生们即将告别稚嫩,走入成人世界

大多数同学都保持着朴素大方的风格——男生休闲裤配白T恤,女生普通裙装稍作点缀

可偏偏有一个姑娘,非得走出自己的风格来

她的打扮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头发高高盘起,金钗闪耀,金耳坠晃动,一身黑色高开叉旗袍勾勒身材,上面绣满金色缠枝莲纹,还穿着一双尖头高跟鞋

这样子,哪像十八岁的花季少女,分明就是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贵妇人



当她迈着小碎步从拱门下走过,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老师们目瞪口呆,同学们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息

最令人费解的是,她身后的妈妈不但不觉得不妥,反而一脸与有荣焉,仿佛女儿这身装扮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网友们评论尖锐又精准:一副姨娘打扮,雪姨看了都得甘拜下风!直击要害

成人礼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它象征的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成熟,是心智的成长,是责任感的养成

可有些人偏偏把它误解成了表面功夫——以为穿得像大人,就等于长大了,这未免太过肤浅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十八岁就该有十八岁的模样,何必非要装出三十八的韵味

每个年龄段都有专属的美,青春的朝气蓬勃是任何华服都掩饰不了的本色,也是日后再难寻回的珍贵资产

有人会为她辩护说这是表达自我的自由。

自由没错,但凡事都有个度

在家随心所欲和学校正式场合显然不能等同而论

个人喜好固然重要,但公共场合的礼仪与得体同样不容忽视,分不清这些,只会闹出笑话来

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女孩母亲的态度

俗话说姑娘要看她妈,作为过来人,难道不该给女儿适当的引导吗

为何反倒鼓励这种提前老化的行为,究竟是何居心

网友们也很疑惑:十八岁打扮得像三十八,父母不但不阻止反而支持,简直不可思议。这质疑击中了问题核心



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熏陶的结果,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然,也有心善的人为女孩打抱不平,认为她只是表现自己的美,能愉悦自己也能愉悦他人,没什么不好

真是这样吗?美丽也是有年龄特征的啊

少女的清纯、活力和朝气,是这个年纪最珍贵的资本

等到真的年长了,再怎么扮嫩也回不去了

可现在,这姑娘大学都没毕业,就急着装出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不是白白浪费了最好的年华吗

这种现象在各地并不罕见

前不久湖南就有位母亲为女儿的穿着操碎了心

看着女儿渐渐长大,爱美是正常的,可这穿衣风格越来越离谱,完全不像同龄人该有的样子



有一天,这位妈妈撞见女儿偷偷往外溜,短裙加浓妆,鬼鬼祟祟的样子

她忍不住脱口而出问女儿这品位从哪学的,说她太难看了,问这像话吗

女儿羞得满脸通红,转身就跑

两个案例,一个高调亮相,一个偷偷摸摸,表现方式虽不同,背后反映的却是同一个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看到、被认可,却常常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这矛盾该如何化解

青春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既想展示独立,又害怕犯错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通过改变外表来表达我长大了,似乎是最直观也最安全的方式——至少比内在的成长容易得多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

江苏女孩的妈妈选择了全盘肯定,湖南妈妈则直接否定

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不尽理想

最有效的方法是真诚沟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味表扬或一味责备,而是被理解、被尊重,同时获得适当的引导



人生不是一场赶路,而是一段需要细细品味的旅程

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珍惜当下,不急于戴上不合适的面具

同时也希望做父母的能放下固有成见,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尝试

毕竟,真正的成熟从来不是靠外表装扮出来的,而是内心的丰盈和稳重

生活不是演戏,何必着急变成别人,做最真实的自己,不是更好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