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这已经是三周内第五个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张远语气焦急地质问道。
"没什么,就是不合适。"
张福顺轻轻摇头,目光却依旧停留在窗外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上,"我这把年纪了,总得找个顺眼的照顾我吧。"
"您这哪是找保姆,分明是在找……"
张远的话戛然而止,他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01
下午的太阳照在阳台上,七十岁的张福顺坐在藤椅里,看着第五位家政工离开的背影。
这已经是三周以来的第五位了,每一个都是干不到一周就被他找各种理由辞退。
有的太聒噪,有的饭菜不合口味,有的动作太慢,有的又太过殷勤。
总之,没有一个是"合适"的。
客厅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
张福顺走到阳台边,那里摆着他最喜欢的藤椅。
他伸手拿起茶几上的老花镜,缓缓戴上。
手中的报纸已经翻到了第三版,但他的目光停留在同一个位置,迟迟没有挪动,思绪早已飘向远方。
张福顺的眼神变得恍惚,七十岁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唯有那双眼睛,依然闪烁着不服老的倔强。
电话铃声突兀地打断了他的沉思。
手机在桌上震动,屏幕亮起,显示着"儿子"两个字。
张福顺叹了口气,缓慢地拿起电话。
"喂,爸?"电话那头是他的儿子张远,声音里既有关切也有无奈。
"嗯,怎么了?"张福顺的语气平淡,似乎已经猜到了儿子打来电话的原因。
"刚刚王阿姨给我打电话,说您又辞退她了?这都第五个了,是不是家政公司的服务真的有问题?要不我再换一家试试?"
张远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却也带着一丝压抑的焦虑。
张福顺轻咳一声,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报纸的边缘。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不太合适。
有的太吵,说个不停,我都听不见电视声了;
有的手艺不好,做的饭菜难以下咽;
这个王阿姨嘛,年纪大了动作太慢,拖地拖半天也拖不干净。"
张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斟酌词句:
"爸,您这样挑三拣四,再好的家政公司也受不了啊。
现在找个靠谱的阿姨不容易,您总这样换人,家政公司都不愿意再派人来了。您一个人在家,我担心。"
"担心什么,我身体好着呢。"张福顺语气变得不耐烦,手指在藤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你忙你们的工作,不用管我这些琐事。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爸,您明明就需要人照顾。上次您忘记关煤气差点出事,还有前年摔倒住院的事......"
"那都是意外!"张福顺提高了声音,打断了儿子的话,随即又放缓语气,"好了好了,你不用担心,我会再找家政公司的,你忙你的去吧。"
挂断电话后,张福顺将手机扔在一旁,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他知道儿子是关心他,但有些事情,有些感受,是无法向儿子解释清楚的。
自从妻子王秀兰去世后,这个家就像失去了灵魂,变得空荡荡的。
墙上的相片里,王秀兰依然微笑着,仿佛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张福顺站起身,走到书架前,从最上层取下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盒。
盒子里是他和妻子的老照片,还有一些信件,都是他们年轻时的纪念。
"秀兰啊,你说我是不是太任性了?"张福顺喃喃自语,"可是我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02
另一边,挂断电话后,张远陷入了沉思。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的行为越来越古怪,尤其是这三周来不断更换家政工的做法,让他既困惑又担忧。
母亲生前一直管理着家里的大小事务,父亲很少插手。
如今母亲不在了,父亲却表现出对家政工近乎苛刻的要求,这太反常了。
"怎么了?你爸又出什么事了?"林小雅端着一杯咖啡走到张远身边,关切地问道。
身着休闲家居服的她看起来温婉可人,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扎成马尾,显得既干练又不失柔美。
林小雅是张远的女友,两人在一家科技公司认识,相恋三年,感情稳定,正计划着明年结婚。
张远将手机丢在沙发上,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我爸又把保姆辞了,三周第五个了!
每次都是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什么太吵了、动作太慢了、饭菜不好吃......我怀疑他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林小雅在他身边坐下,轻轻握住他的手:
"你爸今年才七十岁,身体一直很好,应该不至于吧?会不会是有其他原因?"
"还能有什么原因?"张远苦笑,"我妈去世才一年多,他一定是不适应独居生活。
可他脾气又臭又硬,说什么都不肯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林小雅沉思片刻,突然灵光一闪:"要不这样,让我去试试?"
"什么?"张远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可以假装是家政公司派去的新保姆,这样就能近距离观察你爸的情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雅提议道,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许他只是需要一个能理解他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保洁做饭服务。"
张远眼前一亮,随即又担忧起来:"这样好吗?万一被发现了……"
"别担心,我会小心的。再说你爸也就见过我几次,但都是在正式场合,穿着打扮完全不同,应该认不出来。"
小雅自信地说,"而且我以前在大学里学过护理,照顾老人不成问题。"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实施这个计划。
张远联系了家政公司,说明情况后,公司同意配合,在系统里为林小雅创建了临时档案。
03
两天后的早晨,林小雅站在张福顺的公寓门前,调整了一下朴素的衣着和简单的发型,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露出张福顺消瘦却精神矍铄的面庞。
他穿着整洁的家居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完全不像有健康问题的样子。
"您好,张先生。我是家政公司派来的新保姆,我叫小林。"
小雅微笑着递上家政公司的证件。
张福顺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女子。
他的目光如炬,似乎要穿透她的伪装。
小雅有些紧张,但仍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
"小林……"张福顺念着她的名字,声音有些飘忽,"你多大了?"
"二十八岁。"
"嗯,进来吧。"张福顺侧身让路,但在小雅经过他身边时,他突然说道:
"奇怪,你让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个人。"
小雅心头一跳,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礼貌地笑笑:"哦?是吗?可能是缘分吧。"
张福顺没有再说什么,带她参观了这套面积不小的三居室公寓。
整个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你的房间,"张福顺指着次卧,"里面东西都是新的。
每天早上七点准备早餐,晚上六点准备晚餐,中午我一般不在家。
平时打扫卫生、洗衣服这些基本工作,你应该都会吧?"
"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小雅点头应道。
"好,今天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明天正式开始工作。"
张福顺说完,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雅环顾四周,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从表面上看,张福顺精神状态良好,家务安排也很合理,完全不像是有什么问题的样子。
带着满腹疑问,林小雅开始了她的"侦查"工作。
04
第一天的工作既简单又平常。
林小雅准备了早餐,张福顺吃完后出门散步,说是要去附近的公园下象棋。
趁这个机会,小雅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家。
客厅墙上挂着几张家庭照片,最大的一张是张福顺与一位优雅端庄的妇人和年轻时的张远的合影,应该是张远的母亲王秀兰。
照片中的三人笑容灿烂,看起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小雅轻轻擦拭着相框上的灰尘,注意到王秀兰的照片下方有一行小字:永远怀念我亲爱的妻子王秀兰 (1950-2018)。
原来张远的母亲去世才一年多。
接着,她在打扫卫生的名义下,仔细检查了整个公寓。
主卧里除了基本的家具外,床头柜上摆着王秀兰的单人照片;
书房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以历史和文学类居多;
厨房和卫生间也都干净整洁。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普通老人的住所,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唯一引起她注意的是,在书房的一个抽屉里,她发现了几份家政公司的合同,都是最近三周签署的,每一份都只维持了几天就终止了。
下午三点左右,张福顺回来了,看起来心情不错。
"林小姐,晚上我有个老朋友要来吃饭,"他说,"你做几个拿手菜吧,别太复杂的。"
"好的,张先生。请问有什么忌口或偏好吗?"
"他和我一样,年纪大了,清淡点就好。对了,"
张福顺突然话锋一转,"晚上你也收拾得漂亮些,和我们一起吃。"
小雅微微一怔,这个要求有些不同寻常。
作为家政工,通常不会和雇主一起就餐,更不用说特意打扮。
但考虑到自己的真实目的,她还是点头应允了。
傍晚,小雅换上了一件简单但得体的连衣裙,挽起了平日披散的长发,露出白皙的颈项。
她没有浓妆艳抹,只是略施粉黛。
当她走出房间时,正好碰见张福顺从主卧出来。
老人看到她的装扮,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不错,很合适。"他简短地评价道。
晚上七点,门铃响起。
张福顺亲自去开门,迎进来一位同样花甲之年的老者,身材魁梧,面容红润,一看就是生活优越的样子。
"老黄,你来了。"张福顺笑着拍拍朋友的肩膀。
"老张,好久不见。"被称作老黄的男子爽朗地笑道,"听说你家又换保姆了?"
张福顺咳嗽一声,示意朋友看向厨房方向正在准备上菜的小雅:
"黄德明,这是新来的林小姐。林小姐,这是我多年的老友黄德明。"
黄德明的目光在小雅身上停留了几秒,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张福顺一眼:
"嗯,不错,确实不错。"
这个眼神和评价让小雅感到一丝不适,但她还是礼貌地微笑致意:
"黄先生好,晚餐马上就好,请稍等。"
晚餐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中进行。
两位老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往事,时不时地问小雅一些问题,如她的家乡、爱好等等。小雅都如实回答,只是对自己与张远的关系只字不提。
更让她困惑的是,黄德明时不时地打量她,尤其是在她侧脸对着他们的时候,眼神中带着某种评估的意味。而每当这时,张福顺都会投给朋友一个询问的眼神,黄德明则会微微点头或摇头。
这种无声的交流在整个晚餐中发生了多次,让小雅感到自己仿佛是某种被评判的对象。
饭后,黄德明起身告辞。
05
送走客人后,张福顺回到客厅,脸上带着满意的表情。
"林小姐,今晚表现很好,"他说,语气中带着一丝莫名的欣慰,"明天开始正常工作吧。"
小雅点点头,心中的疑惑却更深了。
今晚的晚餐似乎不仅仅是朋友聚会,更像是某种考验或评估。
而她,不知为何成了被评估的对象。
回到房间后,她立即给张远发了消息,简要描述了今天的发现,特别是晚餐时两位老人奇怪的互动。
张远很快回复:"黄叔叔是爸爸的老朋友,以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退休后偶尔会聚会。不过让你一起吃饭还要你打扮,确实很反常……继续观察吧,小心些。"
小雅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种种细节。
张福顺说她像认识的人,又对她的外表特别在意,还邀请老友来"评估"她……这一切似乎都指向某个方向,但她还需要更多线索才能确定。
带着满腹疑问,小雅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几天,张福顺的行为表现得越来越正常,这反而让小雅感到困惑。
他既没有表现出任何健康问题的迹象,也没有再提出奇怪的要求。
每天早晨,他会在吃过早餐后出门,或去公园下棋,或去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下午三四点钟回来。
小雅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也许那天晚上只是巧合,或者老人家的一时兴起。
直到第四天,机会终于来了。
"林小姐,今天我要去老同学聚会,可能要晚一些回来,"
早餐后,张福顺告诉她,"午饭不用准备了,晚饭也简单点就行。"
"好的,张先生,路上小心。"小雅目送张福顺出门,心想这是个绝佳的机会来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确认张福顺已经离开后,小雅开始了更彻底的搜查。
她先检查了书房的每一个抽屉和柜子,除了之前发现的家政合同外,没有找到其他可疑的东西。
接着,她来到主卧。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仔细地检查这个房间。
床头柜上摆放的还是王秀兰的照片,衣柜里整齐地挂着张福顺的衣服,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正当她准备放弃时,目光扫到了床底。
出于生活习惯,小雅俯身查看床底是否需要清扫,却意外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
小雅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拖出来,发现它没有上锁。
她的心跳加速,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打开盒子,门外突然传来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
小雅惊慌地抬头,卧室门被推开,张福顺站在门口,目光直接落在了她手中的盒子上。
"对不起,张先生!"小雅急忙站起来,手足无措地解释道。
"我在打扫卫生时发现床底有灰尘,然后……"
出乎她的意料,张福顺并没有生气。
他走进房间,缓缓坐在床边,接过她手中的盒子,眼神变得柔和。
"你先出去吧,"张福顺平静地说道,"我需要整理一下这些东西。"
小雅点点头,没有追问,迅速离开了房间。
张福顺关上门后,小雅站在走廊上,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虽然张福顺没有生气,但她感觉自己似乎触碰到了某个不该碰的秘密。
晚上,张福顺回来得很晚,看起来有些疲惫。
小雅热了晚餐给他,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提起白天的事。
06
第二天一早,张福顺又出门了,说是去参加一个活动,可能要到晚上才回来。
小雅决定继续她的调查。
这次,她直奔主卧,但床底的木盒已经不见了。
张福顺显然已经将它转移到了别处。
不死心的小雅开始检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当她移动书柜时,意外发现书柜后面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型保险箱,被一幅书法作品巧妙地遮掩着。
保险箱需要四位数字密码。
小雅思索片刻,灵光一闪,想起那张最早的照片背后标注的日期:1973年4月15日。
她尝试输入"0415",保险箱应声而开。
她的手停在空中,心跳突然变快,看到的东西让她惊呆了,令她几乎忘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