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总理那句“让莫迪终生难忘”的狠话还在南亚上空回荡,印度空军的脸就被现实狠狠抽了一巴掌。5月7日那场空战,印度空军的阵风、苏30、幻影2000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枭龙打得满地找牙,3架阵风战机坠毁的画面成了全球军事论坛的热门表情包。虽说印度国防部发言人还在嘴硬,说什么“战术性调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印度空军是真栽了跟头。
吃一堑总得长一智,印度人这次学乖了。据《印度时报》爆料,印度空军下个月就要接收首架LCA光辉MK1A战机,这可是他们憋了四年的大招。四年前印度豪掷千金订购的83架升级款光辉战机,终于要从图纸变成真家伙了。这四年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没少折腾,又是换雷达又是改飞控,把这款轻型战机的各项指标吹得天花乱坠,什么“世界领先水平”“五代机敲门砖”,听得人耳朵都起茧子。可为啥拖到现在才部署?说白了还是技术不过关。印度媒体自己都承认,之前光辉战机的电子战系统和发动机性能根本达不到实战要求,说白了就是个“半成品”。
这次空战惨败成了催化剂。印度空军高层终于坐不住了,于是乎,原本按部就班的测试流程被按下快进键,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工人们估计连轴转了好几个月,才把这款升级款赶出来。印度人指望这架战机扭转战局,可现实真能如他们所愿吗?
咱们先看看这架光辉MK1A到底有啥本事。根据公开资料,这款战机换装了以色列的EL/M-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号称能同时跟踪64个目标,还能发射超视距导弹。机身用了大量复合材料,隐身性能比早期型号提升不少。电子战系统也升级了,装了新的雷达告警器和干扰吊舱,理论上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生存。武器挂载方面,除了印度自研的“阿斯特拉”导弹,还能兼容俄制R-77和以色列“怪蛇-5”,看起来挺唬人。
但这些纸面数据真能在实战中兑现吗?咱们来泼点冷水。首先,光辉MK1A用的还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发动机,推力只有89千牛,推重比不到0.97,这意味着它的爬升率和加速性能都不如巴基斯坦的歼-10CE。人家歼-10CE用的是国产WS-10发动机,推力超过140千牛,推重比1.1,光这一项就把光辉甩了几条街。其次,光辉MK1A的航程只有2000公里,作战半径500公里,而歼-10CE的作战半径超过1200公里,这意味着印度战机还没摸到巴基斯坦边境,人家就能先发制人。
更要命的是印度空军的体系问题。这次空战暴露出来的短板可不是换几架战机就能解决的。印度空军目前只有31个战斗机中队,离标准的42个还差一大截,而且飞行员缺口近600人,很多战机只能停在机库里吃灰。更搞笑的是,印度空军的装备五花八门,既有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苏30,又有自家的光辉,这些战机的雷达和数据链根本不兼容,打起仗来各打各的,活脱脱一个“杂牌军”。反观巴基斯坦,人家的歼-10CE和枭龙都是体系化作战的好手,数据链互通,指挥高效,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印度总理莫迪倒是挺乐观,停火协议刚签完就迫不及待地给国产装备站台,说什么“光辉战机是印度的骄傲”。可现实很打脸,这次被击落的都是进口战机,国产光辉压根没敢上场。印度军方这招“田忌赛马”玩得挺溜,用进口战机当炮灰,保护自家宝贝疙瘩。可问题是,真到了关键时刻,国产装备能不能扛住压力?看看光辉MK1A的生产进度就知道了,原计划每年交付16架,结果去年只造了3架,照这个速度,83架订单得排到猴年马月。而且单价高达5600万美元,比进口的苏30还贵,性价比低得可怜。
印度人现在把宝全押在光辉MK1A上。可他们忘了,现代空战拼的是体系,不是单靠一两款先进战机就能翻盘的。巴基斯坦的歼-10CE已经用实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光辉MK1A还没经过战火考验。就算下个月真能部署,能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场南亚空战的大戏还远未落幕。印度的“光辉”能否照亮未来的天空,还是会像米格-21一样成为又一个笑柄,咱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靠嘴炮和PPT打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真刀真枪的较量,还得看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