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 日 多云转小到中雨 气温23~32℃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5月16日上午,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袁鑫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并作为湖北团代表上台领奖。


袁鑫是咸安区马桥镇严洲村六组人。3岁时,袁鑫跟着母亲去马桥河洗衣服,母亲走在前面,袁鑫跟在后面。突然,一辆农用货车疾驰而来,将袁鑫碾压在车底。 辗转三家医院救治五个月,最终以截肢右臂的方式,保住了袁鑫的性命。从小学到初中,袁鑫的成绩一直位居班级前三,到了高中稳居班级前十,并考取了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走进大学校园,新的困难接踵而至。报考计算机专业前,袁鑫连电脑都没摸过,更别说打字和写代码。不会打字,他就泡在图书馆机房,苦练3个月,敲字速度终于赶上了同学。为了顺利完成学业,袁鑫付出了几倍于常人的努力。大学本科期间,袁鑫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连续参加两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大四时,袁鑫成功保研,获得了硕博连读资格。

从本科到博士,袁鑫靠单手敲代码,参加了“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奖项70余项,并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22年,袁鑫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23年9月博士毕业后,袁鑫入职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如今,袁鑫已是武汉科技大学的硕士生导师、软件2404班班主任。他执教首年即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8项,所带本科班级期末成绩通过率100%。在他的带动下,计算机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

在教学之余,袁鑫开设短视频账号“折翼袁老师”,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日常。他分享单手系鞋带的技巧,讲解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解答家长关于专业选择的困惑……

今年3月,一位父亲带着读初三的儿子,从山东东营千里迢迢来到武汉,只为见袁鑫一面。“他的孩子情况和我类似,因一场意外,只能靠右手生活。孩子马上中考,他请我给孩子打打气。”袁鑫说,眼下,高考在即,不少学生、家长给他留言,请教学校、专业选择等问题,他坚持在每周六晚上7点上线直播,为他们提供帮助。

袁鑫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他开展的“人工智能赋能盲文和手语信息化研究”课题,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科技助残。“借助智能手机和语音转换技术、人机智能对话等无障碍技术的帮助,让视障人士、听障人士也能在网上阅读、看视频,还能将手语‘翻译’成文字,帮助大家更好地交流。”提及助残课题,袁鑫眼里有光。

“能够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真的非常激动,未来我将继续用自强故事感染青年学子。”采访中,袁鑫告诉本报记者,残疾人虽然不容易,但有社会各界的关爱,自身加强学习,自强进取,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未来,他也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科技助残,在智能研究开发上下功夫,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康复医疗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庞赟

编辑:周萱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