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北方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王华(字墨媛)的水墨山水《家在深山白云间》,以黄山地脉为蓝本,于2009年入选首届安徽省全省书画院联展,其作品既承宋元笔墨之精微,又融当代审美之空灵,堪称文人山水精神的当代转译。
王华中国画《家在深山白云间》
画面主体以黄山奇崛山势为骨,群峰如剑戟凌霄,峭壁层叠似屏,尽显“高远”之势。王华以篆籀笔法勾斫山体,焦墨皴擦出斧劈痕,岩壁肌理刚劲如铁,与淡墨渲染的远峰形成虚实对比。近景古松虬曲盘结,松针以细笔攒簇,墨色浓黑如漆,与山间飞瀑的“飞白”笔意相映,暗合“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笔墨辩证法。溪流自云深处蜿蜒而下,以“之”字形构图串联近、中、远景,使观者视线随流水溯回山间,最终落于云雾掩映下的数椽屋舍——此处留白尤见匠心,既为“家在深山”点题,又以“计白当黑”之法让云气自然流动,令画面顿生“空山新雨”的湿润气息。
作为黄山市书画院代表画作之一,王华深谙徽州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思。画中屋舍仅以淡赭略染轮廓,隐现于云霭之间,既是对倪瓒“一河两岸”简逸图式的致敬,亦暗含道家“大隐于野”的生存智慧。山腰云雾以生宣晕化特性层层积染,墨色由浓至淡过渡如呼吸,恰似《庄子》所言“乘云气,御飞龙”的逍遥之境。
此作最耐人寻味处,在于对古典山水语汇的创造性转化。王华以积墨之感,近景山石经七染八点,墨色浑厚如夜;中景峰峦则以破墨法营造雾气蒸腾之势,水痕与墨迹相互渗透,形成“元气淋漓障犹湿”的视觉韵律。飞瀑处理更具现代意识——摒弃传统线描程式,转而以留白为骨、淡墨烘染为肉,使水流既有银河倾泻的势能,又含云烟吞吐的柔质。这种“刚柔互济”的笔墨语言,与其一级美术师身份相契,彰显出学院派画家对传统的深刻解构与重构。
王华(墨媛)中国画《家在深山白云间》
《家在深山白云间》作为新世纪文人山水的重要实践,既延续了范宽“山水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造境理念,又以现代构成意识重构空间秩序。画中云壑松风、墨韵水声,皆是王华作为一级美术师对黄山地域文脉的诗性诠释,更是中国山水画从古典“林泉高致”向当代“精神栖居”转型的生动注脚。当观者驻足画前,仿佛听得见松涛与墨色共颤,看得见千年山水精神在宣纸上的涅槃重生。 (文/青山)
画家简介:王华,字墨媛,原名汪云华,1968年8月生于芜湖市,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北方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黄山市屯溪美协副主席。喜欢文学,爱好作诗词,署名王华(墨媛)发表多篇美术论文,其中《传统文化是当代美术创新的时代诉求》被多家网站收入文库。2008年7月中国文艺出版社《美术时空 王华国画作品特刊》发行、2014年1月《中国品牌》杂志总第79期中国艺术家栏目第126-127页刊登人物简介及国画作品。
王华墨媛中国画在《家在深山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