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急迫可以理解,但是你说八月就能获得歼-35,而且还是全部四十架,这说法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别忘了空军的歼-35A虽说去年已经现身珠海航展,但那属于部队试用性质的,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信息大规模装备。
这些新机型显然是优先装备中国空军,再加上海军的舰载型歼-35,生产压力其实并不小,甭管是否是脉动生产线,新机型都有一个产能爬坡的阶段,汽车生产都如此,更别提复杂度提升十倍以上的战斗机,结果你这八月就想获得四十架,别忘了目前小巴空军的歼-10CE也不过到货26架,还有十架未能到货,歼-35就别多想了,别说是八月获得第一架,能签字画押决定售卖给你都算是快的。
更为关键的还是这外贸版肯定是基于空军用的歼-35A来改进,内外有别是常识,不可能原汁原味就卖出去(特别是歼-35的机体结构,同样属于密级较高的部分,理论上轻易不会对外贩卖),现在可不是以前歼-7的时代了,更何况截至目前在海外展示的依然是FC-31或者歼-31,还真没出现歼-35/35A的标识信息,珠海航展上的除外,所以这外贸版最终什么样子,不能立即下结论。
自从5.7空战之后,小巴显然也有些上头,又是想搞一条PL-15E的生产线,又是想快速获得歼-35,各类不靠谱的信息满天飞,另外巴空军的歼-10CE上已经刷上了战绩,这机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机型。
其实目前而言,印度获取五代机的可能性并不是非常高,至少装备的时间不会那么快,而且可选的也只有美国的F-35或者俄国的苏-57,这是目前印度所能获取的两款五代机型,后者早期参与又因为无法获得技术共享,最终退出,正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再去购买苏-57可能性不是太高,那么也就剩下F-35,问题是美方的各种限制使用条件,使得印度这个“大国”显然无法接受,选择阵风战斗机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当然此次冲突之后,印度可能会考虑采购的问题,另外自研的AMCA就别多想了,首飞都不知道猴年马月,即使出来也非顶尖存在,因此这几年,印度获取五代机的渠道和速度并不会太快。
由此出于战略平衡的需要,实际上巴空军获取五代机的速度也没必要那么快,至少现在的歼-10CE已经证明足以胜任国土防空需求,打破平衡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刺激到印度,使得其快速倒向我们不想看到的一方,虽说现在也没好多少,但是至少没有“滑跪”,骨子里的“大国”思维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外交层面还有回旋余地,因此轻易不能打破平衡,使得局势滑向不可控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