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气候怪,倒春寒跟着谷雨跑,刚露头的芋苗遭了殃。地头王老汉蹲垄边直叹气,去年贪早揭膜的教训还在眼前——嫩根冻坏半茬苗。
农谚说"膜盖百日根自牢",可现在年轻人总嫌传统法子啰嗦,总说现代技术更高效。咱得把住关键节点,地膜好比芋苗的小棉袄,不到芒种别乱掀。
黄河两岸的老把式都知道,地气没暖透就揭膜,跟让孩子光着脚踩冰没啥两样。可到底啥时候算暖透?捏把土瞧瞧,不散不黏手,才是撤膜好时候。
浇水也是门学问,芋苗刚出土时,大水漫灌等于害它,根会像懒汉似的不往下钻。
聪明的做法是"旱一旱",逼得母芋把养分往下送,根扎深了才扛得住 later 的风雨。
说到追肥,生肥直接埋土里可不行,烧了根苗就废了,得学老辈沤熟了再用。豆粕鱼杂泡成水肥,兑上水喷叶面,叶子背面的"小嘴巴"吸得快,还不烧苗。东北种芋的乡亲注意,夜里得防霜冻,秸秆堆在地头,降温时熏一熏,能增温两三度。
南方多雨地区要开深沟,别让芋田泡成"水塘",烂了根可就前功尽弃了。有人觉得老办法太麻烦,可你看王老汉去年按老规矩来,芋头亩产多了两筐呢。当然啦,土办法也得结合科学,比如发酵有机肥时加些菌剂,腐熟更快肥力更足。
我个人认为,种地就像养孩子,啥时候该护着,啥时候该"狠心",都有讲究。现在该干啥?
赶紧看看自家地膜有没有破洞,准备好沤肥的材料,别等下雨才着急。
要是拿不准时间,问问村里的老把式,或者去镇上农技站请教,别自己瞎琢磨。留个心眼,今年夏季可能多暴雨,现在把排水渠挖好,后期能少操不少心。你可别小看这些细节,芋苗长得壮不壮,全在这前期管理上,马虎不得。
说到底,种地跟着时令走,该捂的时候捂,该放的时候放,老天不会亏待勤快人。想知道更多护苗妙招?关注咱网易号,后续还有各地老把式的实战经验分享。
记住咯,农时不等人,眼下把基础打好,秋后挖芋头时才笑得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