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一群友分享一倪元璐书法图片(上图)。如此“倪元璐”,明眼人大概都能看出其水平相当拉胯。群友告知这是佳士得拍品,并附出版说明如下:



出版说明表述清清楚楚,此作收在——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第111页,图版31。

此后,看到佳士得、同古堂公众号的推文中也是如此宣传的(下面二图)。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以下是刘正成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的第111页,右边即图版31。





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版图31。

下面是对比图。左侧是佳士得公众号提供电子图。右侧是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版图31。



再来个局部对比:



它们是同一张作品?显然不是。佳士得的说明不合事实。

那么,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一书中是否收有佳士得拍卖作品图片呢?今天偶然发现,竟然也有!是第20页,版图二十三(下图)。



《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刘恒为该分卷主编)版图二十三即佳士得拍品。刘恒先生在文中将此作定为伪作之典型,并做详细分析。刘先生认为:

第二种情况,本有真流传,而作伪者则据真迹临摹复本以欺人获利。如《五言律诗轴》(图二三)与《赠仲谋五律诗轴》(见本卷作品三一图二三)与《赠仲谋五律诗轴》(见本卷作品三一)从书写内容、作品格式到所题上款人名都完全一样,书法面貌亦相近。尽管倪元璐作品中对一首诗多次书写的情况不乏先例,而且与这两件内容相同者也还另有流传,但如果比较一下这两件作品的技巧水平便可以发现,前者线条扁薄软弱,轻飘虚浮,因模仿而造成的迟疑、稚嫩乃至结构失形比比皆是,明显暴露出书写者的力不从心之态,远不似后者果断自信,洒脱自如。将同一首诗在同一时期用同一幅式写给同一个人,本身便与常理不符,而技巧的差距更证明前者之伪。

原书截图如下:



显然,25年前,专家对此作作了分析并有结论。

现在,图版说明却被不小心搞错了。


关于倪元璐的推文

听颿瀛海过南洋:佳士得香港春拍书画选粹

瀛海撷珍:日本私人珍藏古代书画

编辑:兰风书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