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主办的“流脑疾病防控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举行。来自全市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及一线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流脑流行趋势、疫苗策略升级及防控实践经验展开深入探讨,为推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注入新动能。
筑牢防控基石,彰显重庆担当
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孙军在致辞中指出,重庆通过完善疫情监测体系、深化疫苗接种覆盖、优化应急响应机制及加强科普宣传,在流脑防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当前流脑防控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各界同仁应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推动疫苗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对于流脑多价结合疫苗的渴求,一直是我们防控人员的心声。”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区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黎军回顾了我国流脑防控历程,从A群多糖疫苗的普及到四价结合疫苗的突破,疫苗技术的迭代显著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她指出,会议为免疫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卓越的交流舞台,共探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防控工作,必将持续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中“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愿景早日实现。
学术前沿分享,创新策略引领防控升级
疫苗专家叶鹏凌以“早接种、共接种、替代接种”为主题,解析了全球流脑疫苗免疫策略趋势。他介绍,四价多糖结合疫苗可覆盖A、C、Y、W135四种血清群,其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婴幼儿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超95%,且与常规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良好。他呼吁将结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替代传统多糖疫苗以应对菌群变迁。
重庆市沙坪坝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支倩结合全球流脑流行数据指出,我国Y群和W群病例逐年增加,部分地区健康人群带菌率达8.26%,防控形势严峻。她提出“监测-疫苗-治疗”三位一体策略,强调需依托多价结合疫苗建立长效保护,并引用英国案例证实接种后带菌率下降65%,群体免疫效果显著。
优化接种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九龙坡区二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小兰分享了基层预约接种经验。据介绍,通过“全流程预约管理”和“分层告知话术”,该中心将四价结合疫苗接种率提升至90%。她强调,科学告知需结合疾病危害、疫苗差异及个体需求,例如以“西宁中学生流脑死亡案例”警示家长,以“价型对比卡”直观展示保护范围,有效减少疫苗犹豫。
以赛促学,知识竞赛激发防控共识
会议同期举办“流脑防控知识竞赛”,来自沙坪坝区及周边区县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代表,围绕流脑病原学、疫苗机制及应急处置等展开竞答。经过激烈的角逐,覃家岗社区、土主社区、虎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获一二等奖。
此次会议通过学术研讨、案例分享及知识竞赛,强化了多部门联防联控共识,也为流脑防控提供了新思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需进一步整合科研、临床与社区资源,以科技创新和策略优化筑牢防控网络,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力量。(资讯)
(文/肖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