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六一”儿童保护倡导暨“女童保护”十二周年活动中,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因其长期以来对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卓越贡献,荣获“爱心企业”称号。
此次活动由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担任指导单位,吸引了众多公益机构代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参与。
贵州省慈善联合会会长、贵州省原副省长陈鸣明在开场致辞中强调,贵州省始终将儿童保护和发展作为重点关注领域,通过政策支持与社会力量协作,持续推进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他对“女童保护”项目十二年来取得的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儿童保护事业中来。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阚丽君在发言中指出,儿童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基金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资源支持“女童保护”等公益项目,推动儿童防性侵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她特别提到,通过与地方妇联、教育部门的深度合作,“女童保护”已形成规模化、体系化的教育模式,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儿童保护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孙雪梅在活动中宣布发起“一起捐”公益行动,联动爱心人士共同支持普及儿童和家长性安全教育知识项目。她表示,十二年来“女童保护”已覆盖全国31省份,面对面授课超1195万儿童,未来将重点关注AI时代下儿童网络性暴力的新挑战,通过分年龄段课程研发和跨区域联防机制建设,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作为业内知名律所,圣运律师事务所自2013年“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以来,持续以专业力量赋能公益。2015年,圣运律所率先向女童保护基金捐赠10万元,为项目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律所主任王有银担任女童保护基金法务部部长,多次出席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推动儿童防性侵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在2022年座谈会上,王有银呼吁法律人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公益保护,通过个案推动法治进步,其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此外,圣运律所律师团队充分发挥法律专长,为“女童保护”提供法律咨询、文书审核等支持,并深入学校、社区开展普法宣讲。2025年,律所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律师志愿者参与分年龄段性安全健康教育课程的研发与实践,将法律知识融入课堂,帮助儿童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等专家围绕“AI时代下未成年人网络性暴力的困境与对策”展开深入探讨。郭媛媛建议构建全国性跨区域协同机制,推动法律、教育和保护制度全面更新;苑宁宁提出利用三级预防模式结合AI技术,加强对儿童色情内容的监测与拦截。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周海波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依法严惩性侵、拐卖等侵害儿童权益犯罪,强化司法救助与心理干预,通过“一站式”办案机制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综合保护。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诚信、专业、以个案推动法治”为宗旨,深化与“女童保护”等公益项目的合作,通过法律培训、公益诉讼等方式,为儿童保护事业提供更坚实的法律保障。正如王有银主任所言:“公益不仅是一腔热血,更要用专业造福社会。圣运律所将始终与社会各界携手,为孩子们创造更安全、更美好的明天。”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女童保护”在儿童防性侵教育、法律倡导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儿童保护事业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守护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强动力。(北青网法治)
由北青网法治研究院牵头,中国商报“尚法新闻”、中国企业报企业合规与治理研究院、新黄河客户端、指尖新闻等多家媒体联合发起,“法度研究院”独家支持的“公益普法热线”正式上线运营。
“公益普法热线”采取团队轮流值班模式。公益普法律师团队将依托北青网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
对于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公益普法热线”的值班律师团将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