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央视财经《财经调查》栏目报道称,在湖南、江西的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还存在着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乱象。相关报道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央视曝光永久基本农田竟沦为垃圾场#的话题登上微博、百度等平台热搜第一。


舆论对永久基本农田沦为垃圾场这一现象表示出极大的愤怒。永久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耕地中的精华部分,每一寸都关系到14亿中国人的饭碗。然而如今,在湖南湘潭、江西萍乡等地,这些本应用于耕种粮食的优质土地,却被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层层覆盖,变成了垃圾肆虐的场所,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公众认为,这种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破坏行为,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公然漠视,是对全体国民生存根基的严重威胁,必须予以强烈谴责。

监测显示,舆论场中“央视曝光永久基本农田竟沦为垃圾场”相关信息超过6000条,其中敏感信息占比超过95%,舆论态度明显负面。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占比为45.53%,其次是微博平台,占比为33.42%,第三是视频平台,占比为16.36%。从信息发布主体来看,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占比超过80%,自媒体平台是舆情信息的主要策源地。舆论聚焦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质疑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

纵观网络舆论场,网民对本次事件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随意堆填引发担忧。舆论普遍对永久基本农田被破坏所带来的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危害表示深切担忧。从粮食安全角度,大量优质永久基本农田被垃圾侵占,直接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土地丧失耕种能力,严重削弱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威胁到18亿亩耕地红线,长远来看,将影响国家的粮食供应稳定,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根本。在生态环境方面,垃圾长期堆积在农田,其中的重金属、化学残留等有害物质持续渗透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农作物难以生长,即便生长也会因吸收有害物质而影响品质,威胁食品安全。同时,垃圾堆积会滋生蚊蝇、传播病菌,散发的恶臭气体污染大气,每逢降雨,垃圾中的污染物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非法倾倒瞒天过海。已经被责令关停的企业,却公开继续开展经营业务,暴露出地方存在严重监管漏洞。尽管有相关政策、公示栏以及“田长制”等看似严密的制度设计,但落实到基层却完全失效。湘潭虽推行了建筑垃圾“三联单”管理制度,要求对垃圾处理全程跟踪,然而实际操作中,已关停的企业仍然违规运营,甚至伪造手续,监管部门对此却未能有效制止。地方干部选择性失明,纵容违规行为,也让非法倾倒问题愈发严重。如萍乡市湘东镇长荷社区工作人员甚至在采访中直言,“不会弄走”“跟村里面签了合同”“村里面收了一点点管理费”,相关言论让人质疑是否其中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

虚假整改自欺欺人。据报道,湖南湘潭雨湖区长城乡黑家湾社区,早在2024年11月问题被曝光后,当地政府承诺“立马整改”,可半年过去,实际操作仅仅是在垃圾表面覆盖一层薄土,下面的水泥块、钢筋、破碎瓷砖等建筑垃圾纹丝未动。舆论表示,这种“表面文章”式的整改,完全是自欺欺人,不仅无法恢复土地的耕种功能,还可能因垃圾中的有害物质长期残留,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更严重的污染,进一步加剧土地的退化,其本质是对公众的欺骗,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针对总台《财经调查》栏目反映的湖南省湘潭市、江西省萍乡市个别地区在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湘潭市、萍乡市迅速回应并开展专项整治,相关部门的回应和积极行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舆论情绪,舆论表示整改态度值得肯定,期待整改落实。同时也希望其他地方以此为鉴,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依法严惩。

垃圾非法倾倒的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一是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活动产生大量垃圾,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却未能同步跟进。一些地方对垃圾污染危害认识不深,治理责任意识不强,导致消纳场所规划布局不完善,处置能力不足。二是垃圾回收产业链不完整,除了少数高价值垃圾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外,大量低价值垃圾如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等缺乏完善的回收渠道和处理技术,只能被随意丢弃。三是部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将降低环保成本作为提高利润的手段,肆意将垃圾倾倒在监管薄弱的永久基本农田区域,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四是非法倾倒垃圾的成本低、收益高,而相关罚款金额往往难以对违法企业和个人形成有效震慑,违法成本与收益的巨大反差,使得部分人甘愿冒险。五是地方监管缺位,个别地方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对本地企业或个人的违法倾倒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能有效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建筑固废的违法行为。

垃圾违法倾倒决不能放任不管,对违法倾倒垃圾的行为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坚决制止、依法查处。一要强化部门联动协作,不断提高工作合力,持续加大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二要开展全方位宣传动员活动,为企业和群众讲解垃圾乱倾乱倒的危害及垃圾定点入仓的重要意义,提升企业和公众的环保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和群众自觉抵制垃圾违法倾倒行为;三要推动建筑垃圾治理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协同发展,推动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能力。唯有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打破“垃圾围城”的困局,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