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邓姐姐。
突然被身边朋友提问:
病人用医保住院不能超过15天,否则就会被要求出院或者转院 ?
呃?我愣了愣。
说去年医保局就专门在新闻发布会上辟谣了啊。
严正声明从来没有出台过类似的规定。
医院不能以医保限额、没额度的理由要求患者转院、出院或自费住院。
遇到这类问题,是可以向当地医保部门反馈的。
这位朋友说他也查到了相关资料,但他去医院时,和隔壁床护工聊天却不是这样。
那个护工阿姨是24小时陪护,费用每天300块。
照护的是一位中风瘫痪在床的爷爷。
据护工阿姨说,他们每在一家医院住院14天就要换一家医院。
时间一到就联系救护车拉到另一家医院,14天之后再回来或去其他医院。
直言,“否则医保就报销不了”。
哎,或许还真有(建议向当地医保局反馈
网上一搜,也有不少类似情况,生病住院太难了。
普通人如果没有切身经历一次,很难想象会面临这些问题。
还有类似的案例,例如某些癌症特效药。
原本医院能开 出来 ,在进入了医保目录之后,反而 不好开了 。
如果想开的话, 会 建议你去院外的药房里买,或者你去其他医院开。
去其他医院一问,也可能会说没有,或者额度有限已经用完了。
遇到这种情况,最终只能去院外的药房买。
有商业保险的走保险报销,没保险只能纯自费。
折腾一番,还得自掏腰包
这两件事, 都指向了医院的医保额度问题。
医保对每种药品都有年度报销额度限制,一旦超过这个额度,超出部分需要医院自行承担。
为了降低成本,医院可能会减少这类药品的开具。
So,去看病时如果医生问你一句: 有啥保险?
需要达成一种默契,知道医生是什么意思。
能这么问你,说明医生还是很为你考虑的。
有保险和没保险,能使用的诊疗方式以及病历上写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别。
比如说,咱没有商业保险,医生用药就会尽量只考虑医保内用药。
如果有商业保险,用药种类就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很早之前也科普过啦,医保报销下有起付、上有封顶。
所以,商业医疗险很有补充的必要。
另外,还有个医保误区很多人会踩。
存在信息差。
很多人或许都只知道,如果异地就医,需要提前备案。
但如果忘记备案,或者来不及备案, 医疗费用就只能自费 了吗 ?
其实, 异地就医没有备案,医疗费用还是可以报销的。
主要有2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补备案后联网直接结算。
参保人员需要在出院结算前,联系参保地补办异地就医备案。
补办备案时,需要把备案开始时间选择在办理入院、就诊前的日期。
补办成功后, 在就医的医院就能 办理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另一种方式是自费结算后申请手工报销。
自费结算出院的,补办备案登记手续后, 可以 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
不过要注意,就医的医院要支持医保联网定点、跨省市结算。
最好住院前向医院收费窗口确认可行,以及求助操作。
平时多了解一些医保知识,还是挺有用的。
最 起码,不至于在自己或家人生病时手忙脚乱。
当然喽, 更希望大家通过规律作息、定期体检,把健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
毕 竟最好的医疗资源,永远是我们强健的体魄。
PS.
麻了,可转债依旧暂无动态。
只好再耐心等待,攒攒欧气啦。
点右下方“❤”,锦鲤附体!
本文文字原创,皆为交流探讨之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点在看锦鲤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