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辅警班长制度让辅警有了‘奔头’,更有了‘劲头’!”对于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高岳派出所辅警刘林来说,“辅警班长”这个身份让他备受鼓舞。

近年来,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在全市率先建立“辅警班长”工作机制,通过让辅警中业务强、能力优者当“班长”,拓宽辅警职业发展空间,激发队伍活力士气。

锻造基层治理“先锋队”

2023年,杜集分局出台《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辅警队伍职务管理暂行办法》,从参加公安工作满3年、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辅警中,首批选拔辅警班长28名,覆盖社区、巡逻、接处警等岗位,并将辅警班长岗位津贴纳入财政保障。辅警班长既是民警和队员间的“桥梁”,也是队伍管理的“管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建议权。

辅警班长制度试行以来,分局各部门的警务工作运行更加流畅,工作质效更加突出。各警组任务响应速度平均提升31%,重复性工作减少37%,群众求助处置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注入队伍发展“强心剂”

“要求队员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这是辅警班长刘林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年冬季行动期间,刘林通过技术研判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撑,仅用时3小时便协助侦破一起盗窃电动车案件,被市公安局评为“冬季行动”成绩突出个人,授予个人嘉奖。

杜集分局对辅警班长实行“月度考核+年度评议”双轨制考核制度,对难以胜任的辅警班长取消职务,对表现突出的辅警班长予以表彰。设立辅警表彰奖励专项资金,每季度开展“辅警标兵”争创活动,落实一事一奖、一案一奖,正面激励辅警班长的工作热情,从而带动全体辅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树立群众满意“新标杆”

在全局288名辅警中,接处警、窗口服务、社区警务等与群众直接接触的辅警数量占到80%以上。辅警班长制度的成功实践,直接带来了户籍办理、入户走访、屯警处警效率提升,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在辅警班长的带领下,辅警参与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2起,累计上门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群众办证87次,获赠锦旗25面。

“辅警班长既是‘润滑剂’又是‘增压器’。”杜集分局局长王法强介绍,通过“小单元撬动大变革”,既增强了辅警的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又释放了基层警务潜能,实现了警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张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