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9日报道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5月14日发表题为《美中休战后,对于韩日而言放眼长远才更明智》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韩国经济研究所客座特聘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师丹尼尔·斯奈德。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和中国同意暂停关税战90天。这些缓和高风险贸易战紧张形势的谈判显然意在缓解金融和股市的严重反应。

韩国官员将上述活动视为韩美双边谈判能够取得积极成果的迹象,尤其是取消美国对韩国汽车、钢铁和电子产品加征的关税。

日本政府并不急于达成协议,尽管它不希望被视为放弃谈判。日本首相石破茂因“朝贡外交”而受到反对党的大量批评。在今年7月将举行日本参议院选举的背景下,执政党不想对美国提出的、被视为不合理的要求做出让步。

韩国也面临许多同样的情况。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一轮韩美谈判同样无果而终。对韩国来说,汽车、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的关税等关键问题目前也不在讨论范围内。即使6月初选出韩国新一届政府,这种局面也不太可能改变。

与日本类似,韩国的策略一直是寻求让步以促使关税取消。在造船和能源生产方面进行合作的提议已在讨论之中。但贸易政策专家怀疑这些姿态最终能否成功。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申基旭最近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韩国和日本在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时,需要‘耐心’并放眼长远。”

安抚特朗普政府的短期工作是势在必行的,但它们应该与外部促进自由贸易的努力相结合。美国关于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的讨论提供了一条途径,尽管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更有望实现的是讨论扩大并加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现有的区域贸易体制,包括通过与欧盟的伙伴关系。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欧盟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计划已重新启动。

一名日本外务省前高级官员表示:“任何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作为一个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予以加强和扩大的努力都是有益的。”但这位前官员补充说,他怀疑石破政府是否有足够勇气。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其魅力攻势的一部分,中国向欧盟、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示好,展现了一个反对保护主义的自由贸易捍卫者的形象。

韩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面临的反对声音较少,这可能成为制衡特朗普政府压力的一种手段。然而,加入该协定需要加强韩日关系。

但申基旭表示,韩国政府可能不愿意迈出这一步。他说:“我认为韩国不会对加入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多边实体感兴趣。”

然而,如果与华盛顿讨价还价的努力失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韩国和日本的这些权衡考虑都可能发生变化。无论如何,对韩国而言,放眼于与特朗普的讨价还价之外,并投身世界经济中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都是明智的。(编译/胡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