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央视财经曝光湖南湘潭一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堆存建筑垃圾,整改流于形式等问题

在江西的萍乡市湘东区,部分群众反映,当地在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无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从2021年起,萍乡市湘东区杨家田地块违规设置弃土场,形成一座十余米高、占地数百亩的“渣山”。而在岩下里地块,违规占地52.6亩,露天堆存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56万吨。当地一些群众告诉记者,去年主管部门就曾前往现场调研问题整改工作。但时隔近一年时间,记者来到萍乡市湘东区岩下里地块和杨家田地块进行走访发现,原本的“渣山”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不断“生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为了让卫星拍不出来,就在“渣山”上面覆盖一层土,这样的整改就是个“表面文章”。


5月19日江西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5月18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反映了萍乡市湘东区、安源区在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立即由生态环境、城管、住建、公安和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报道反映的问题依法依规依纪、实事求是调查处理。同时,举一反三,制定工作方案,对全市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遏增量、消存量。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工作短板、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常态化治理机制。


19日上午,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人民政府就此事回应新京报记者:乡长已前往涉事农田所在的高坪村处置。高坪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涉事农田占地约3亩,因堆放大量建筑垃圾,比周围农田高出约70厘米。该村从昨晚开始清理垃圾,预计3天清完。清理完成后,该农田或将用作水稻种植。

湘潭市迅速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牵头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建筑垃圾整治专项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分领域牵头负责。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农田恢复方案,牵头对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卫星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

  • 市城管执法局立即规范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严厉查处建筑垃圾领域违法违规案件;

  • 市生态环境局对工业固废堆存点实施“一企一档”动态监管;

  • 市纪委监委同步介入调查,对雨湖区长城乡、湘潭县易俗河镇等地整改不力问题启动问责程序。

针对雨湖区长城乡黑家湾社区农田覆土造假问题,要求彻底清运填埋的建筑垃圾,同步开展土壤检测与修复工作对湘潭县易俗河镇水竹湾村违规堆存点实施“一案一策”整改,并联合公安部门对涉事运输企业立案查处



△5月19日上午,湘潭县易俗河镇水竹湾村清运垃圾现场。

这不是涉事农田第一次被曝光堆存建筑垃圾。2024年11月,当地媒体就曾对这块永久基本农田被违法违规堆存建筑垃圾的现象进行了公开报道。媒体报道后,雨湖区长城乡人民政府公开表态,会立即落实整改措施,回应民众关切。

上述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当时,当地清理了上层部分建筑垃圾,在剩下的垃圾堆上填埋了一层黄土。因下方有建筑垃圾,无法种植水稻,只好种上油菜。

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地政府所谓的整改,只是进行了简单覆土,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并未开展,这块永久基本农田依然面临着被撂荒的境地。

记者了解到,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了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不得占用的具有较高或潜在生产能力的农用地。


编辑 | 马媛

来源 | 央视新闻 今视频长天新闻 财经调查 新京报 澎湃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