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曝光了个别地方存在已久的垃圾场乱象后,形势速变。

针对永久基本农田沦为垃圾场的问题,5月18日,湖南湘潭市迅速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牵头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建筑垃圾整治专项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分领域牵头负责。市相关负责人率多部门主要负责人到现场进行专题调度,雨湖区、湘潭县则连夜部署整改工作。

针对废旧工厂成非法“垃圾山”的问题,江西萍乡市委、市政府于18日晚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报道反映的问题依法依规依纪、实事求是调查处理。

照此速度,两地的“垃圾山”“农田垃圾场”很快就会消失于公众眼前。问题是,之前为何没能表现出如此决心和力度呢?莫非此“垃圾山”以前坚固今日变得松垮?抑或此前未能发现,如今尽在视线中?当然不是这样。

在湘潭和萍乡相关现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其中,在萍乡市湘东区相关地块,一座十余米高、占地数百亩的“渣山”已存在数年。群众反映,只要一靠近这些灰渣堆,就会有一股异味扑鼻而来,一到下雨天,废水更是肆意横流。

在群众投诉和媒体报道之后,相关地方也进行过“整改”。然而,所谓的“整改”让人哭笑不得。例如,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政府只是进行了简单覆土,自2024年11月表态整改至今,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并未开展,相关永久基本农田依然面临着被撂荒的境地。而在萍乡市湘东区岩下里地块,当地表态整改近一年后,央视记者发现,“渣山”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不断“生长”。

群众盼星星盼月亮,到头来,身边的环境问题却没有任何改善,令人愤懑。一座“垃圾山”,一片“农田垃圾场”,照见的是倾倒垃圾行为的无知无畏、整治生态环境问题的敷衍塞责。为了让卫星拍不出来,某地在“渣山”上覆盖一层土的做法,堪称典型表现。

糊弄式、拖延式整改在个别地方形成恶劣作风、造成严重后果,是不争的事实。针对个案,查清“垃圾山”岿然不动的原因,依法依规打通“肠梗阻”,并进行严肃问责,让混日子、玩忽悠的责任人付出沉重代价,自不待言。

更重要的是,要反思根源性问题,找出政令不通、机制不畅的深层次成因,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塑造一个风清气正、敢为善为的干事氛围。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