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全世界都见证印度被打败后,竟有两个国家为其“雪中送炭”。
这两个国家分别是伊朗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他们都是巴基斯坦重要邻国,并且还在试图加强和中国的关系,等于各个层面都有求于中国。
可他们为何要对印度“雪中送炭”?
伊朗访印
5月17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顶着40度高温突访新德里,与印度签署海关合作、食品监管等三项协议。
对伊朗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时机。印巴那边火药味儿还没散干净呢,伊朗外长就带着人马火急火燎地飞到了印度。名义上是开会签协议,海关、食品、药品监管,听着都挺像回事,还要加强战略合作。
可谁不知道,伊朗正被美国掐着脖子呢,日子难过得很。石油出口量据说都跌到姥姥家了,经济命脉眼瞅着就要断。这时候伊朗看印度,那眼神,活像沙漠里见了水,就盼着印度赶紧买油买气,顺带再给恰巴哈尔港多砸点钱,帮兄弟开一条活路。
恰巴哈尔港这地方,是伊朗的心尖尖,印度的眼中钉。它紧挨着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对印度来说是通往中亚的跳板,对伊朗则是打破西方封锁、勾搭东方的窗口。
可印度也不是省油的灯,谈判桌上直接狮子大开口,据说要把港口租期拉长到快一百年,还要说了算。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跟当年某些列强干的事儿也差不多了。
再想想伊朗刚跟中国签的25年合作协议,人家强调的是“平等互利”,这一对比,伊朗总统前脚刚跟北京表决心深化合作,后脚就跟印度合计着怎么绕开中巴经济走廊,这平衡木玩得可真够悬的。
除了钱袋子瘪了着急,伊朗对隔壁的巴基斯坦也一直不怎么放心。教派那点事儿本来就复杂,再加上巴基斯坦跟沙特那些海湾国家越走越近,德黑兰心里能舒服才怪。
这次印巴冲突,巴基斯坦军队露的那几手,反倒让伊朗更紧张了,生怕哪天自家门口也出点状况。所以,趁着这个机会给印度递个橄榄枝,暗地里搞点小默契,万一以后跟巴基斯坦不对付了,还能指望印度出来帮着吆喝两声,这算盘打得倒也精明。
可这国际关系,哪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印巴那边冲突降温比翻书还快,伊朗这边一看风向变了,立马也调整姿态,总统赶紧给巴基斯坦总理打电话,说要加强合作。
这墙头草当的,也是为了在中美俄印这些大块头中间找个缝隙喘口气,求生欲可以说是相当强了。不过,这种左右逢源的小伎俩,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自身的战略焦虑,恐怕只有伊朗自己心里清楚。
塔利班
5月18日,中国外交部罕见召见阿富汗驻华大使,明确反对任何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行为。
阿富汗的塔利班自打2021年重新上台,日子就没舒坦过。国际上没人搭理,国内一堆烂摊子,简直是内外交困。
这回印度在地区冲突里吃了亏,塔利班居然也觉得是个机会,想借着印度的“失意”撬开外交封锁的大门。
他们不仅公开替印度说话,否认什么印度导弹掉进阿富汗的传闻,临时外长还破天荒地跟印度外长通了电话。更有鼻子有眼的消息说,塔利班管安全的高官偷偷摸摸去了趟印度,回来还大夸特夸所谓的“印阿传统友谊”,这姿态放得可真够低的。
这股子急切劲儿,说白了就是“病急乱投医”。塔利班心里门儿清,要是能忽悠印度这个地区大国点头承认自己,那国际上的压力就能小一大截。
可这种看似“务实”的选择,一步走错,怕不是要把自己往更深的坑里推。想靠着给一方递投名状来换取生存空间,这买卖划不划算,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印度这边,眼瞅着有人主动送上门来当棋子,心里自然是乐开花的。对伊朗的石油,印度当然想要,毕竟以前伊朗油占了不少份额。
可问题是,美国那根制裁大棒可不是吃素的,谁敢跟伊朗大规模做能源生意,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据说消息一出来,印度几家能源公司的股票立马跳水,市值呼啦啦蒸发一大片,这冷水泼得莫迪政府透心凉。能源的甜头和大棒的威胁,哪个更重,印度的小算盘得噼里啪啦打一阵子。
至于恰巴哈尔港,印度确实有想法,但开出的条件也太狠了点,恨不得一口吞个胖子,这哪是雪中送炭,简直是趁火打劫。这种不把对方当回事儿的合作,能有多长久?
再说到阿富汗塔利班那点“投诚”,印度也不是照单全收。据说印度松了个口子,让一部分阿富汗难民从恰巴哈尔港进了印度。
这扇门一开,以后可就麻烦了。有消息说,印度近些年破的好几起恐怖袭击案子,都跟阿富汗籍的人有牵连。这种“开门揖盗”的风险,哪个政府敢不当回事?
更别提印度答应给塔利班那几亿美元的基建援助,据说真正到位的连一成都不到,这种“画饼充饥”式的合作,又能烧多久的热乎劲儿呢?
连锁反应
伊朗和塔利班都倾向于靠近印度,这无疑给南亚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伊朗若与印度走得过近,不仅可能卷入印巴冲突,还会疏远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造成不利影响。
塔利班的选择同样充满风险,原本与巴基斯坦就存在边境和反恐等方面的矛盾,若进一步与印度合作,可能激化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引发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弹。目前巴基斯坦已关闭与阿富汗的大部分口岸,这使得依赖陆路贸易的阿富汗经济雪上加霜,民众生活更加困苦。
影响还不止这些,塔利班心心念念的瓦罕走廊开放,还有把阿富汗拉进“一带一路”大家庭的梦想,那都得靠着跟中国、巴基斯坦搞好关系。
要是塔利班的动作威胁到了中巴经济走廊,那可是“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中国的态度能不跟着变吗?听说中阿之间关于瓦罕走廊基建的一些早期计划,都因为这事儿给放慢了节奏,甚至干脆撂一边了。塔利班这把“外交豪赌”,赌到最后,别把自己最重要的靠山给赌没了。
风浪大了,才知道谁在裸泳。棋局乱了,方显出谁有真章。就在伊朗外长在印度为几桶油、几个码头磨破嘴皮子的时候,中巴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二期扩建可没闲着,目标是年吞吐量上亿吨。
当塔利班还在琢磨印度那点“外交承认”的糖衣炮弹时,连接区域的数字丝绸之路,包括在关键地方装5G基站的活儿,也在悄悄推进。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同一时期,中伊贸易额顶着压力往上涨,特别是光伏这类新能源产品出口,简直是飙升。反过来看印伊贸易,在制裁的阴影下,明显缩水。谁的合作更靠谱,一目了然。
有些势力还在为眼前那点残羹冷饭勾心斗角,甚至不惜赌上身家性命,真正的棋手早就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人民币在波斯湾能源交易里慢慢有了动静,中巴联合研发的新飞机也在天上飞着。这些事儿看着不挨着,其实都是大战略的一部分。
这场围着印度军事失利打转的“雪中送炭”大戏,说到底,还是那套赤裸裸的现实主义逻辑,也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求生的辛酸泪。德黑兰在美元和国家利益之间摇摆,喀布尔在国际承认和现实困境之间挣扎,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结语
想靠制造新矛盾来转移自家危机,最后往往被危机吞掉。想靠着地缘政治的裂缝投机取巧,早晚得摔个大跟头。
这世道,喧嚣一时的“炭火”终究会灭,只有自己有真本事,才能照亮前路。毕竟,真正的玩家,从不指望别人送炭,他们琢磨的是怎么让自己变成太阳。这盘棋,还远没到将军的时候呢。
信息源:
伊朗外长赴巴基斯坦斡旋 印度多地将举行民防演习,新京报2025-05-06 。 阿富汗主流媒体代表团来华参访,人民网2025-05-03。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