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印巴战争打完,最尴尬的不是战场上的败方,而是场外那个自以为聪明的"赌徒"——伊朗。就在两国开打前,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打着"劝和"旗号两头跑,在巴基斯坦嘴上抹蜜,到印度却直接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哪是劝架,分明是把宝全押在印度身上,结果呢?印度被巴基斯坦揍得鼻青脸肿,伊朗也输得底裤都不剩,堪称国际政坛最魔幻的翻车现场。
先说伊朗为啥选印度。说白了,这就是个被美国制裁逼到墙角的困兽之举。美国第三轮制裁直接掐死伊朗石油出口,东方和土耳其都跑去买俄罗斯油了,伊朗的石油就剩印度这最后一条活路。波斯湾到印度孟买的航线近得离谱,油轮拐个弯就能到,再加上印度和美国关系暧昧,伊朗想借印度油轮当"挡箭牌",避开美军扣押。这算盘打得叮当响,可伊朗没想到,印度根本不是省油的灯——说是合作,其实就是趁火打劫,拿石油当筹码换战略利益。
再看港口合作这事儿。伊朗把恰巴哈尔港以十年3亿美元的白菜价租给印度,明摆着是想复制中巴瓜达尔港的成功。俩港口隔海相望,就像隔壁两家包子铺,伊朗眼红中巴生意好,拉着印度另起炉灶。可印度哪有中国的基建能力?恰巴哈尔港在印度手里年吞吐量才250万吨,连瓜达尔港的零头都不到。更搞笑的是,印度答应的投资到账还不到5%,伊朗等于用战略要地换了一堆空头支票,最后还得罪了巴基斯坦,简直赔了夫人又折兵。
至于军事押注,伊朗更是错得离谱。它觉得印度军费800亿,巴基斯坦才100亿,装备又有阵风、苏-30加持,妥妥的南亚霸主。可他忘了,打仗不是比谁钱多,而是看谁拳头硬。巴基斯坦,全套空战体系直接让印度吃了大亏。更要命的是,伊朗骨子里看不起巴基斯坦的逊尼派身份,想借印度压制沙特势力,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巴基斯坦反手就是核警告,吓得印度不敢轻举妄动,伊朗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最讽刺的是,伊朗和印度这对"难兄难弟",在战略眼光上简直如出一辙。印度被巴军打得满地找牙,居然宣布全国庆祝胜利十天,活脱脱的阿Q精神。伊朗也好不到哪儿去,在伊以冲突中一退再退,什叶派之弧被打得稀碎,这次又在印巴战场上站错队,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俩国家都以为自己能玩转大国博弈,结果都成了国际笑话。
这场闹剧背后,暴露的是伊朗战略决策的致命缺陷:既想抱美国大腿解除制裁,又想靠印度突破封锁,还不想得罪东方,最后却把所有牌都打烂了。反观巴基斯坦,虽然军费少,在战场上稳扎稳打,把印度的"纸老虎"本质撕得粉碎。伊朗要是早点看清形势,何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