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张幼萍:情系“三农”不移志
张幼萍(中)与员工在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秧大棚里查看秧苗长势。
“农业要坚守,需要时间和科技来滋养,做农业人更需要耐心。”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幼萍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要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这让张幼萍从事农业的信心更足了。
打造联农带农利农新模式
张幼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高安村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手了一个芍药基地。此前,芍药基地效益很差。她接手后,引进中国科学院油料所“中花21号”,全程机械化种植优质花生,当年喜获丰收,每亩收入比传统种植翻了2倍多。
良好的开端坚定了张幼萍做农业的选择。2007年,她成立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种植经济作物。2013年,公司在孝南区杨店镇高砦村、杨刘村,承包土地2000多亩建立种植基地。2014年底,公司在高砦村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
沃土耕耘,不忘富民初心。张幼萍还摸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真正做到让农民获利。如今,百盛农业科技公司已辐射带动农业生产基地4万亩、农户3万户。
张幼萍布局全产业链发展,将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成集科研、农业示范基地、收购、加工、仓储、直营、配送、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服务企业。
在种植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育秧工厂,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科学种植;在加工端,建设百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粮食烘干及收纳库,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周边种粮农户提供烘干、储存、代加工销售等服务;在销售端,积极对接武商、中百、中商等商超,搭建稳定的销售渠道。
“张总带着我们建设育秧工厂、烘干厂,公司提供粮食种植、储存、销售一体化服务,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高安村村民向小勇在张幼萍的带动下,承包近千亩土地种植再生稻,年收入近40万元。
产学研一体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种好田,让农业提质增收,还是要靠科技。”经历诸多风雨,张幼萍更加认识到科技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百盛农业科技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公司以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为核心,以提质增效和辐射带动为目标,围绕高产优质花生全产业链发展主线,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成果和技术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司连续三次获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先后获批“湖北省孝南高产优质花生种养带动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湖北省星创天地”。
“今年,公司携手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所进行抗青枯病高油酸高蛋白优质水果花生新品种的培育,目前水果花生培育已获成功,今后两年计划在湖北、河南、安徽等地进行中试示范、推广,未来种植水果花生,效益会很可观。”张幼萍说。
积极履职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双赢是做生意,多赢共赢才是做事业。”这是张幼萍深耕农业20余年的感受。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调研农业发展现状,收集农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十多条关系民生的建议。
张幼萍非常关注检察工作,多次受邀参加检察机关开展的各项活动。“检察机关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民生民利,在社会高度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展现了担当。”她说,法治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检察机关一方面继续深化农业方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以法治力量助推农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为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和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以优质司法服务护航乡村振兴。
多年艰苦创业,张幼萍常以新农人自勉、自励,一直坚守农业初心,不曾改变。她表示,不仅要履行好代表职责,积极反映人民呼声,还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坚守生态农业之路,做好产业振兴文章,争做乡村振兴的自觉参与者、有力推动者、产业引领者。(蒋长顺 周潇 向家欣)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