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周刊】

遇见丁香

吴立群

无锡,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各式花卉品种繁多,但无锡没有丁香花。早些年,我对于丁香的诗意印象完全来自于文学作品。

它盛开在江南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刚进大学,自从读了戴望舒,在我的脑海中,丁香就成了美丽忧怨的姑娘,就是醉人心脾的诗歌,她们三位一体住进了我的心房。看见丁香、遇见姑娘、写就诗章,是我的梦想,梦乡里埋下思念的种子。

渐渐地,我发现,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诗人常常对着丁香伤春,说它是愁品。不过,这暗合了少年懵懂的情愫。“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 “丁香空结雨中愁” ……徜徉诗苑词巷,感觉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花颜色不轻佻,开在春风里,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话说白了,高雅圣洁是不言而喻的,所谓的忧愁、惆怅,不过是诗人内心的写照,是借着那雨、那风,那微张不解的花结做抒发愁绪的文章罢了。

今年4月底,我首次在青海省海东市遇见“花神”丁香。海东市地处祁连山支脉大坂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居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2835米之间,境内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点是: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因此,比起海东,无锡的植被也是生长在天堂里。


4月,无锡满目芳菲,而海东,早已烈日灼灼,垂柳蔫然。行走在海东的马路上,呼吸微喘。这时,临河一边的坡坎上,一种淡雅而清香的小花,热情地跃入眼帘。那是用作隔离带的灌木丛,是城市绿化,但植株种得非常随性,散乱,远没有无锡来得考究。

因为首次,所以新鲜,所以好奇。

“那是什么花?”

“是丁香。”

“这就是丁香?”

“是的。”

淡然的回答,完全的见惯不惯,倒是对我们的神情有了些讶异。

烈日下,我凝神伫立。只见那数十或数百个花朵一串,数十或数百串一起,或白或紫或红,毫不羞涩、毫无遮掩地绽放着。有四瓣完全张开的,那是高原的热烈;有四瓣捏紧如小结的,那便是诗人的愁绪之源了。


但是,她那着实令江南人神往而在高原上随意绽放的情境,不免让人生结起别样的惆怅来——期待了二十多年而不萌芽的种子,竟然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高原上纵情怒放!江南的水土宜人宜花,为什么吸引不了丁香?为什么明明是高原之花,却被留连在江南的雨巷?在这里,她有没有得到迷恋和尊宠?一定是没有的,你看那河滩边,沟渠旁,坡地上,不是到处有丁香吗?看来,丁香在高原人眼里,并不是神圣、高贵、诗意的代名词,而是随性生活的日常存在,就像那江南人稀罕不已的高原好空气和蓝天白云。

混杂着失落的惊喜,满足的惆怅,我一路走,一路思忖着早先资料中关于它在世界园林中独特地位的描述,在诗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尊荣,一路来到了此番入住的海东饭店。这是市政府专门的接待酒店,不对外开放。蓦地,我发现这幢现代化酒店大门正对面,一株高大的丁香,正满树花开繁星,显然,那是作为重要场所的重要装点之物!心中的惆怅顿时消减了许多,丁香的尊贵又回来了。

短短两晚之后,我要离开了,对于丁香喜爱的、不舍的、不知何时再相见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涌了上来:回去后,二十多年前的种子还能否花开心田?

回到无锡,越是看着那满城繁花,越是思念起丁香来。尤其,它那耐寒、耐旱、耐瘠薄、抗有毒气体的特性,着实令人难忘。但这并不防碍它喜好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坡地的“追求”。


五一节,工作上一向忙碌且事业小有所成的妻子在“忙外”之余,又像往常一样“忙里”起来:烧制丰盛的晚餐,说是晚上一起去看电影。我说网络电视里什么新片、大片没有,她说电影院里的效果、情调不一样的。看完电影回到家里,她又说出了她的计划:明天回老家看我父母,她说,节日里,他们会盼望的。原来,在我出差期间,她早已联系过,并且准备了礼物。

在许多人看来,妻子是美丽的,是一堆“瓜果”中最希望挑选的那种。“果型”好,“味道”一般不会差。果然,她是能干的,抓经济,她是满脑子的点子,照顾生活,又是称职的家庭主妇。结婚前,朋友就说我们的组合是黄金搭档,因为一个有工作稳定,一个职业自由。她比我大一岁,进入社会早些,懂得相夫教子,我调侃她是社会大学校长。她孝顺父母,极力支持我在老家为父母翻造房屋,给起钱来更是大方。“用不了,你们可以用来做人啊!?”她对我父母说。而别人不知道的是,结婚时,她独自承受了来自于其父母的巨大压力——我家在农村,兄弟二人上大学,家境困难;刚就业时,收入也就只能管个嘴,而她从小家境优越,父母当然希望她找一个门当户对、有房有车的。最后,她胜利了,一如30年前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绝然地辞职创业。结婚次日,她就还清了我家所借的彩礼钱。

接下来的生活中,她尝尽艰辛而无处诉苦;事业发展中,她吃尽苦头而默默流泪;但她有梦想有追求,百折而不挠,愈挫志愈坚。如今,她终于可以以微笑面对曾经怀疑甚至讥讽她的人了。


哦,那丁香,不是就她吗?原来那种子早已发芽、开花,我却没有发现,也不以为然。像丁香一样,她没有盛开在“江南”舒适的环境里,却开在了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原”;她是同学眼中的校花,却既能寂寞无声地开放在“沟渠”旁,也大大方方地开在了“大堂”前。

遇见丁香,懂得丁香。

作者简介

吴立群,现在无锡市科协工作,爱好写作,在《人民日报》《中国文艺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等各类作品20多万字。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