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考古博物馆”来了!今天(5月18日)12时,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这座融合考古发现、建筑艺术与文化传承的专业博物馆未开先火,杭州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到底有什么看点?带你一睹为快↓↓
作为全省首个以“考古”为主题的博物馆,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地处临平开发区,西距良渚古城遗址20余公里,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叶永瓶/摄
凭借超高颜值,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早在社交平台圈粉一波:建筑设计理念“以玉为媒,间架为山”,南高北低的倾斜体量呼应玉架山之名,外立面质感如良渚玉器般温润,可谓是自带“美颜效果”,包出片的!
浙江首个考古博物馆
1800多件文物,回望良渚文明图景
近年来,不少考古博物馆进入公众视野。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首席专家陆文宝指出,作为浙江首个以“考古叙事”为特色的专题博物馆,这里更强调考古发掘研究过程,不仅为公众鲜活地呈现考古发掘成果,也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了解考古的魅力。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主要由临平遗址群、茅山遗址和玉架山遗址三部分组成,还有专门针对特殊人群而设的“心光——触摸远古临平”无障碍展厅,是国内首创。本次一共展出的文物有1800多件,其中更是有不少重磅孤品。
博物馆从考古学专业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阐释良渚文明,全方位呈现杭州临平地区的文明源流以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在临平遗址群展厅,你可以感受到古临平是如何从波涛汹涌的海湾、潮滩逐步演变为适宜人类居住的滨海平原。
临平遗址群作为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区域中心,目前已发现遗址二十余处,涵盖大型聚落、小型村落、贵族墓地与平民墓地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功能各异、等级有序的聚落结构。
这里还发现了最高等级贵族墓地:横山墓地M2。墓内出土175件随葬品,包括42件精美玉器与132件石钺,这也是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出土石钺数量之最。
你知道如何区分平民墓和贵族墓吗?
拿玉钺为例,带着“骨白色”的温润质感的玉钺,是权力的象征。
同时,一组完整的玉器配置,是当时显贵社会地位的专属符号,代表了良渚文化玉器时代的高峰。陆文宝指出,贵族墓往往有玉琮,玉璧,玉钺等玉礼器,平民墓则几乎没有。我们所知晓的玉琮,就是良渚文化时期最高等级的随葬品。
若仔细辨别,不同墓葬出土的石钺凿孔有圆有方,有大有小,也能看出当时来自不同的“手工制造集团”。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随着不同时期的制造工艺的演变,也可以借此窥探文化的兴衰过程。
3D“稻田胜景”沉浸式体验
老祖宗的“种田天赋”流传千年
茅山遗址展厅向人们系统展示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4个时期的历史变迁。当然,茅山最大的考古成果,就是良渚早中期和晚期的水稻田遗址,这在良渚遗址群是没有的。
而现在,种种遗迹都被“套切”搬到了展厅内:6000多年前,茅山先民穴地而居,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已经能欣赏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盛景,4000年前左右,一场滔天洪水淹没村庄……但老祖宗们的“种田天赋”却流传了千年。
运用裸眼3D技术,茅山村的历史变迁在同一空间生动呈现。“稻田胜景”沉浸式3D电影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新奇有趣,风吹稻田,耕作繁忙的远古场景在声、光、电的演绎下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
有趣的是,展厅内一处“泥地”上面保留了坑洼的足印,这些其实是圣水牛的足迹,这是国内首次在新石器时代农耕层上发现牛脚印。千百年来,足迹依旧清晰,也为我们揭开了良渚先民稻作文明的神秘面纱。
对了,展厅入口还有一处“隐藏彩蛋”:由一颗颗小灯珠组成的“茅山”两字,其实每一个灯珠里都藏着一枚碳化稻米,都是考古人员精心挑选出来的“顶配代表”,古今对话的小细节更是让人直呼“太惊喜”。
镇馆之宝: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玉架山遗址,唯一贯穿千年良渚文明历程
最重磅的看头,就在二层的玉架山遗址展厅。
玉架山遗址涵盖了良渚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是目前所见唯一贯穿一千年良诸文明兴衰历程的遗址。
2008年10月,玉架山遗址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由六个相邻的环壕围沟组成的良渚文化完整的聚落遗址,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645座、灰坑30余座、建筑遗迹11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8000多件,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遗址中单体出土墓葬数量最多、时间序列最完整的遗址。
这次考古发掘,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展厅内着重展出了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刻符玉璧、玉梳背和玉冠状器等珍贵文物。
其中称得上是“镇馆之宝”的良渚文化刻符玉璧,得凑近了细瞧:玉璧整体浑圆通透,在其正面有一处方形刻符,侧面有一处多线条刻符。
玉架山遗址考古队资深专家方中华介绍,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经正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刻符玉璧。专家推测,这些符号与宗教祭祀相关。
再说说六处环壕聚落遗址,堪称良渚葬仪的“立体图鉴”。据考古专家证实,这一发现,不仅是良渚文化中的首次,也是长江流域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环壕”是什么意思?
可以通俗理解为上古时期的“护城河”,方中华解释,“每个环壕就成为一个氏族的居住地,六个环壕又一起构成了一个聚落,这样的结构稳定持续了上千年。为研究良渚文明的社会演进提供了关键样本。”
国内首创博物馆和公园“组CP”
这些绝佳打卡点“馆”够!
除了展厅本身值得细逛之外,博物馆还有不少绝佳拍照打卡点。
上三层露台上可远眺,对面玉架山遗址公园近在咫尺,国内首创的遗址与博物馆紧邻,成功组上了CP,市民游客可以一站式游览考古遗址公园,感受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之美。
此外,东南端的仰角墙面以倾斜石材交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超级“出片”;北面的悬浮楼梯与通透幕墙交相辉映,跃入眼帘的“时间之桨”装置,指针摆动跨越千年文明历史,带你恍惚间穿越古今,感受文明的回响。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和遗址公园
后续常态化开放须知
一、开放时间
(一)博物馆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16:30停止入馆。
每周一全天闭馆(逢法定节假日开放)。
特别提示:2025年5月19日(周一)正常开放。
(二)遗址公园
每天6:00-21:00开放,20:30停止入园。
二、开放地点
临平区绿洲路与兴中路交叉路口往东北约90米
三、参观须知
免费政策: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无需线上预约。
入馆凭证:参观时请携带身份证、社保卡等有效证件,可刷卡入馆;未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者,需现场实名登记后入馆。
安全检查:请自觉接受安检,严禁携带打火机、宠物及违禁物品入馆。
文明参观:请爱护文物、展品和公共设备设施,共同维护参观环境。
这样高颜值的考古博物馆
赶紧约起,来打卡吧!
来源:杭州发布
值班编辑:王紫衿一审:王婕
二审:唐吟终审: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