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阶段的中美关系而言,特朗普本人的好恶,恐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双边关系的走向,这不只是因为特朗普本人恰好就是近几十年来权利最大的美国总统,也是因为特朗普本人的情绪喜怒无常,在实施外交之时,往往用“好”和“坏”这种二元思维来看待问题。

从今年4月2日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特朗普认为其他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当中“占了美国的便宜”,所以要征收关税防止美国“继续吃亏”。但这一扰乱市场的单方面行为,无疑会让全球化出现大幅倒退,而美国也必然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全球知名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在5月15日宣布一则重大消息,直接下调了美国在该机构的信誉评级,从原先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1级,这是自特朗普发起全球贸易大战以来,美国在国际机构上所遭遇的首个“滑铁卢”。



和寻常人的认知不同,美国的主权信誉极为特殊,不仅涉及到了外国投资者在美国市场进行投资的信心,还涉及到了美国金融体系下的核心资产“美债”,以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用来结算外贸的标准货币“美元”。

一旦外界评估美国政府难以偿还债务,或者存在债务违约的风险,那么他们通常就会调低美国的国家信誉预期,不仅可以“对冲风险”,还可以保证自身的信誉。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的三家主流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普,以及这次的穆迪,都先后对美国的评级进行了下调,意味着美国国家信用的下滑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客观现实”,势必会极大地影响美国的金融体系运转。



而从时间线上看,鉴于美债的风险还在持续性增加,特朗普恐怕很难在今6月份美债到期之时,找到足够多的外国投资平衡债务。



特朗普改口称愿意访华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特朗普又把主意打到了中国身上。据悉,特朗普在近期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先前中国面临145%的高额关税,但在双方谈判之后,关税降到了30%,中方也降到了10%。



特朗普强调,这场降温不仅是美国对中国施加的“善意”,也避免了一场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当福克斯新闻网的记者问道,特朗普究竟愿不愿意出访中国之时,特朗普的回复是“当然愿意”,并且强调在他看来,“中美关系是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这一番表态与他先前对中国所保持的强硬立场完全不同,在更早之前,特朗普还宣称,若是90天内中美无法达成协议,那么美国还将继续提升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尽管不会到达145%的标准,但也会是“很大增幅”。



如今特朗普却在公开场合改口,表示自己很“愿意”访华,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意味着特朗普有求于中国,纵观美国遇到的几个“大麻烦”。

恐怕也只有即将到期的美债需要中国出手来进行托底,原因无他,因为这一笔美债的总额实在是太大,除了中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能力来“接盘”。但这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特朗普已经被中国看穿了其反复无常的本质,又怎么会帮助美国渡过难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