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透露想来中国,美国方面便主动归还中国文物,释放出什么信号?新的趋势已经出现,中美是否能重新言归于好?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愿意访问中国,因为中美关系“至关重要”。这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以来,又一次亲口表示自己想去中国。在中美刚刚达成贸易协议的背景下,这话看上去可不像是在开玩笑,特朗普似乎已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就等着中国对他发出正式邀请。而在他踏上访华的专机之前,美国方面向中国释放了另一个友善信号,一份宝贵的文物远渡重洋回到了中国。



本月16号,一家美国博物馆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了战国时期的文物子弹库帛书,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出席了在当天上午举行的交接仪式。谢锋在发言时指出,这次文物回归给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友谊注入了正能量,更说明中美合作能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好事。很明显,中国驻美大使通过出席这个活动向外界传递了信号,阐述了中美合作的前景,侧面的呼吁美国政府与中国合作而非对抗。而美国民间主动返还中国文物的行为,也给特朗普政府打了个榜样,挑明只要美国愿意和中国合作,中美关系自然能够好起来。



事实上,从中美两国达成先前的贸易协定开始,新的趋势就已经出现了,中美双方已从互相“斗气式”的对抗,转为偏向现实理性的对话。先前中美两国达成的贸易协定,大幅砍掉了对彼此加征的关税,在90天的时间里,双方只保留10%的关税,即使算上美国政府先前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加征的关税,美国对华关税总额也只有30%,这其实已经超出了市场的乐观预期。在这个阶段,中美经贸合作有望迅速恢复,双方如此快的达成超出外界预期的贸易协定,再次展示出中美经贸合作对彼此的重要性,证明特朗普政府的脱钩式关税影响太大,要实际执行并不现实。现在,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中美两国的紧张对抗已告一段落,双方有望握手言和呢?

从短期来看,美国政府已感受到脱钩式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华盛顿大概率要采取措施和中国修复关系,主要是恢复两国的一些经贸合作。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期内,中美关系将触底回升。如果特朗普的访华行程能够成行,那么中美关系甚至可能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反弹,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状态。但我们也必须指出,就算中美关系能够回暖,那恐怕也只是暂时的,从中长期来看,两国关系仍不乐观。



在美国政界,遏华已经成为了一种战略共识,美国政府总体上也倾向于削减与中国的经贸联系。特朗普政府现在的经贸战略,可能是想先让一些敏感领域的合作脱钩,保留一些民生领域的合作,然后逐步把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在远期彻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除非美国未来能够改变其对华认知,不再推进其遏华政策,否则中美关系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两国的经贸合作恐怕也很难长久。最后还是那句话,美国政府着实应该重新考虑其对华战略认知,扭转根深蒂固的对华偏见。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而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生产国,两国经贸本来是互补的,美国政府强行和中国脱钩,无论是快着来还是慢着来,最终都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