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凌晨,特朗普的“空军一号”降落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这位刚从中东带回2.4万亿美元协议的总统,却在停机坪上怒吼:“最高法院的叛徒们,你们在摧毁美国!”



三天前还和沙特王储谈笑风生的特朗普,为何突然调转枪口?从俄乌战场到关税前线,再到最高法院的法官席,特朗普的“三线作战”背后,藏着怎样的政治豪赌?

中东的“万亿泡沫”与国内怒火

特朗普的中东行看似风光无限——沙特承诺6000亿美元投资,卡塔尔豪掷2435亿美元采购波音客机,阿联酋砸2000亿美元共建数据中心。

但这些数字刚落地就被《华尔街日报》揭了老底:2017年特朗普与沙特签订的3500亿美元协议,兑现率不足三成;卡塔尔赠送的波音747-8专机被曝涉嫌利益输送,可能成为特朗普离任后的私人座驾。

更讽刺的是,就在特朗普返程当天,美国通胀率飙升至9.2%,汽油价格突破每加仑5美元,佛罗里达的退休老人们举着“面包比导弹重要”的标语冲击竞选集会。



这种内外反差让特朗普彻底暴走,5月15日,他连发12条推文炮轰最高法院,指责大法官们“阻止政府驱逐300万非法移民罪犯”。实际上最高法院只是要求政府提供驱逐名单的法律依据,但特朗普借题发挥,将移民问题与选民安全捆绑,高喊“法律已死,我来拯救”。

这种煽动性言论背后,是共和党内部民调显示其支持率跌破40%的危机——中东的万亿泡沫,填不满国内的经济黑洞。

俄乌“停火戏”与关税后遗症
中东的镁光灯刚熄灭,俄乌战场的探照灯又亮了,5月16日特朗普突然威胁对俄罗斯实施“史上最狠制裁”,只因普京未按约定在“两周内停火”。

但《纽约时报》揭穿这场双簧: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早与莫斯科达成默契,所谓制裁不过是转移国内视线的烟雾弹。真正让白宫焦虑的是,美国对华145%的关税已导致本土企业损失惨重——福特汽车被迫裁员1.2万人,苹果市值蒸发7700亿美元,而中国对美投资骤降92%。



更致命的是关税引发的全球反噬,欧盟重启对华合作,日本拒绝配合对华脱钩,就连匈牙利都顶着压力加码中企投资。

特朗普本想用“90天豁免期”分化各国,却意外促成多极联盟——中欧贸易额逆势增长18%,东盟与海湾国家签订能源换芯片协议,美国反倒成了孤家寡人。正如《欧亚评论》所言:“当特朗普忙着筑墙时,世界已经绕道而行。”

最高法院的“叛国罪”与选举倒计时

5月17日深夜,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召见司法部长,要求“调查最高法院大法官与民主党的非法交易”。

这场司法战争早有预兆:4月联邦法院裁定政府冻结移民资金违法,特朗普直接命令财政部“暂缓执行”;5月12日,他公开宣称“拯救国家之人不存在违法”,被法学界痛批“帝王式总统”。



这种对抗绝非偶然,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逼近,特朗普需要制造新的敌人凝聚基本盘——最高法院的“自由派叛徒”、拜登家族的“腐败网络”、中国的“经济侵略”,都是他弹药库里的标配。

但现实比剧本更荒诞:他亲自任命的三名保守派大法官,在移民案中集体倒戈;沙特承诺的万亿投资,连白宫经济顾问都承认“至少一半是旧合同翻新”。

困兽之斗与崩塌的帝国

当特朗普在推特上咆哮时,得克萨斯州的汽车工厂正挂出“招聘中文翻译”的告示——中国车企的北美订单暴涨300%,而美国本土品牌库存积压成山。

这种撕裂印证了《金融时报》的预言:“特朗普的战争没有前线,因为战场就在每个美国人的餐桌上。”



从卡塔尔的镀金专机到最高法院的法官席,从基辅的残垣断壁到深圳的芯片生产线,特朗普的“三线作战”暴露了帝国黄昏的真相:当霸权不再靠航母和美元维系,当“美国优先”变成“美国孤独”,再猛烈的炮火也只能是落幕前的烟火。

正如马里兰大学中东专家泰勒哈米所言:“特朗普在中东签的不是协议,而是病危通知单。”此刻,美国民众或许该问:当总统的枪口对准所有人时,谁还在乎敌人是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