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在90天内将彼此加征关税税率下调115%以维护中美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相关消息传出后,全球各大股指纷纷逆势上涨,市场避险情绪也有所回落,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会谈结果是中美两国在解决贸易争端过程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悉,自特朗普政府在4月实施“对等关税”战略以来,美方曾试图通过多种渠道与我国展开贸易会谈,而这一次明显是特朗普政府率先低头以换取中方的承诺。

《法国世界报》就此发表文章称,在迫使美国政府让步的问题上,北京做对了四件事。

早在去年12月,中国商务部就曾发布公告宣布将严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这算是给老美加码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对等回应。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非但没有吸取“越打压中国、就越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教训,又在其熟悉的关税议题上对华采取不友好举措,而畸高的关税壁垒则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深受其害。

4月4日,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将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这些稀土元素在包括航空航天、军工制造以及新能源在内的多个高新技术产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前段时间,马斯克曾自曝就特朗普对外加征对等关税一事向其提出过劝言,可奈何这位早已踌躇满志的新总统已经“杀红了眼”。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产量超60%,而在涉及到加工环节的控制率则占全球总量的92%。

也就是说只要是关系到重要稀土的产业链,几乎就很难绕开中国。



据悉在2020-2023年间,美国约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需要从我国进口,而在相关出口管制措施生效后,预计美军超过1000个武器系统和2万个零部件生产线会受到影响。

其实特朗普在对华“出牌”前曾考虑到稀土资源会被“卡脖子”,于是其在上任后便声称要将格陵兰岛划入美国领土,其最终目的就是想获取格陵兰岛上的资源。



除了格陵兰岛之外,美国寻找稀土的目光还投向了地处中俄间的蒙古国和正处于地缘冲突中的乌克兰。

不过这两处“资源点”显然都面临着不同的难题:一个缺乏高效的运输渠道,另一个则基础设施薄弱且外运困难。

有稀土替代方案,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看来特朗普还是太高估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就算有拿到稀土的新渠道,加工环节又是一大新难题。



面对美国政府单方面对华施加的关税壁垒,我们选择积极调整内外需结构,在保证生产力正常释放的基础上持续强化经济内循环,并不断拓展与东盟和欧洲贸易伙伴的往来,进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据悉,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与美国的货物贸易值仅占总量的10.2%,且欧盟已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内循环方面,我国在消费端面向消费者分批次发放促消费券,鼓励和补贴家电家、电子产品等品类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在国内市场迅速掀起置换热潮。



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1.3万亿元。



除了在消费端持续发力之外,国家层面还十分关注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在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强化劳动权益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真正让广大群众“有钱消费、敢于消费”。



近年来,随着政府层面愈发重视保护与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积极探索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特色文化IP,文化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

此次中美关税战开打不久,很多美国买家为了规避畸高的关税壁垒纷纷选择“打飞的”来中国采购,顺便还能旅个游,而相信这趟旅程已经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还把他们变成了推介中国旅游的“形象大使”。



自特朗普政府祭出“对等关税”战略以来,国内媒体便广泛面向社会公众解析此番美国政府挑起对华关税争端的来龙去脉和真实用意。

在官方舆论的引导下,国内逐渐形成了一种要与老美“打持久战”的广泛共识。

4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绝不退缩”,其还随文配上了一段毛主席在1953年论述与美国打持久战的讲话视频。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中国人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何况是否继续向美国售卖商品的话语权还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据悉,自所谓“对等关税”生效后,抵达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变得寥寥无几。

绝大部分国内商家都拒绝为美国设置的畸高关税壁垒买单,而美国国内也爆发了抢购“中国制造”的热潮。



拒绝妥协或许还能找到回旋的余地,可让步一次就会有应付不完的限制和刁难,向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说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

当然,最近特朗普政府选择做出让步的决定倒是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可能这场关税博弈还没有给普通人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就此高枕无忧。



虽然我们手里有迫使美国政府让步的牌,但引发这场关税战的起因归根结底还是国内部分企业对美国市场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

而那些有先见之明的外贸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在探索减少对美市场依赖的新渠道。

当然,在外贸环境风云变幻的状况下,充分利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制度优势也是应对困境的现实选择,出口转内销正在成为不少外贸企业新的求生之路。



此次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不仅仅是在针对我国,包括欧盟、日韩和加拿大在内的多个美国“盟友”也收到了其给予的“对等关税待遇”,这与拜登政府时期奉行的对华“围困策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去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时候,特朗普及其团队可谓是意气风发,志在必得,可最近曝出的特朗普“百日执政”民调却出现了重大反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月27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政府“百日执政”支持率为41%,创下至少是上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以来美国历任总统执政百日支持率的最低水平。



在我国因关税政策而取消美国大豆订单后,美国传统农业州,同时也是特朗普核心票仓的艾奥瓦州掀起农民抗议潮,声讨特朗普政府不计后果的“对等关税”战略。

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特朗普还要面对政治对手的批评和打压,包括前总统奥巴马和拜登在内的民主党大佬们纷纷站出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抨击其关税政策。



政治抱负是个人追求,可政治选票却是事关党内共同利益的大事,而现在特朗普也不得不面对共和党内部的质疑声。

特朗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只会做两届总统,不会寻求连任,但其真实想法可能随时会发生改变。

不过就当前状况而言,其想要寻求连任恐怕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特朗普政府为何会急于与我国就关税议题达成谈判协议?

这是因为相关谈判多拖一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就要多承受一些损失,而这显然是一国政府应该竭力避免的局面。

让特朗普低头,我们握有能拿捏美高新技术产业的“稀土命脉”、有积极调整内外需结构的外交基础和政策空间、有“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社会共识,还有精准打击其“政治票仓”果决手段。

不管特朗普是否会继续寻求连任,其现阶段的执政表现显然都无法说服大部分的美国民众,而此次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或许会成为其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