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玉米正拔节,天公却不作美。近一周河北、山东多地阴雨连绵,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超50毫米。“玉米秆子疯长,可根底下泡着水咋整?



”邯郸老农李大叔直叹气。田里积水排不出,玉米根系缺氧,叶子都打起了卷儿。

农技站数据显示,河北已有300多万亩夏玉米受渍涝影响,叶面发黄比例达两成。

这茬玉米正是需光关键期,连续阴天让光合作用跟不上。有农户试着打叶面肥,可效果咋样心里没底。“往年这时候太阳足,现在天天阴着脸,穗子能长饱满吗?

”德州老张蹲在地头发愁。更让人担心的是,天气预报说下周还有三轮降雨。土壤湿度持续超80%,根部病害怕是要抬头。



“倒春寒刚熬过去,咋又来这茬?”不少人想起年初那场低温,心有余悸。村头广播天天喊排水,可低洼地块机械进不去,全靠人力挖沟。

年轻劳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哪吃得消这体力活?

眼看着隔壁县去年涝灾减产两成,今年的收成悬了。

农业专家说,当前关键是清沟沥水,可配套设施跟不上成了大问题。“要是地头都有排水沟,哪会这么被动?



”有村民抱怨基础设施投入不够。

也有人疑惑,近些年极端天气咋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影响农业,这不是书本上的话,正实实在在发生着。

河南北部同期降水量比常年多40%,同样的问题也在蔓延。玉米灌浆期需要干爽,现在却泡在水里,产量损失难以估算。

“政府能给点补贴不?买抽水机都要好几千块。”有农户提出诉求。



可补贴申请流程长,远水解不了近渴,眼前的排水才是头等大事。

村里凑钱租了抽水设备,可地块分散,效率低得很。“要是能统一调度机械,说不定能少受点损失。”合作社负责人道出心声。

这场阴雨暴露出农田水利的短板,也让农民对天气更加敏感。“靠天吃饭的日子啥时候能变?

”有人开始琢磨设施农业,但前期投入让人却步。



更多人还是盼着天气转晴,毕竟庄稼等不起。天气预报说明后天有短暂间歇,农户们准备抓住时机喷药防病。“能抢一点是一点,总比干等着强。

”李大叔扛起喷雾器就往田里走。

这场与阴雨的较量,还在华北平原上持续。

未来十天的天气走势,成了万千农户最关心的事。



“老天爷给点力,别让一年辛苦白费啊!”傍晚时分,田埂上响起这样的叹息。

农业靠天,却不能全靠天,提升抗灾能力才是长远之计。

可眼下,大家的目光还是紧紧盯着天气预报的每一个字。这轮阴雨过后,玉米能不能挺过来,还是个未知数。

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田间管理,是当下唯一的办法。希望接下来的晴天能多些,让庄稼好好长,让农民少些愁。免责声明:天气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应对措施请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