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碾碎青麦的声响惊飞了地头麻雀。驻马店确山县的乡道上,青涩麦秆被农户扫成小山。本该金黄的麦田里,青黄麦穗在旱风中摇晃出反常景象。



4月以来河南40%县市遭重度干旱,豫西大地被高温炙烤。南阳市唐河县,100亩麦田分两极:灌溉区青黄交织,旱区麦苗枯成细条。

种粮大户王先生摸着焦脆麦秆叹气,2014年旱情也没今年凶。气象数据印证着旱情的严峻,持续高温让土地板结开裂。

周口市太康县,20厘米高的麦苗结着干瘪麦穗,提前收割成止损选择。

中国农业大学胡兆荣指出,青粒抢收是饲草需求、农时压力、防烂场雨的无奈。

灌浆期收割会让千粒重降15%-20%,每亩至少减产200斤、损失超300元。确山县农业农村局的账算得清晰,这是不得已的止损之策。而邓州220万亩麦田呈现另一番景象,金穗翻滚中机声隆隆。

罗西村种植大户郭原温的100多亩小麦,预计亩产1100斤,雨水足加及时指导。当地做好"一喷三防",组织检修农机,联系收贮点,建烘干设备保障颗粒归仓。

跨区作业的山西农机手王红星,在邓州每天收割200多亩,业务排得满满。

全省麦收进度不同步,豫西丘陵旱地在抗旱,豫南部分地区已抢收。洛阳90%麦田还在灌浆期,农技人员指导喷磷酸二氢钾,延津启动智慧灌溉。



省政府紧急拨1.2亿元抗旱,支持豫西打井修渠,保6月收割产量底线。确山县任店镇,联合收割机与播种机接力,青麦送饲料厂,邻地耕播夏玉米。

这场与干旱的博弈里,既有农户的无奈抉择,也有科技与政策的支撑。

提前收割的青麦是旱情的无奈产物,却也折射出粮食生产的脆弱一面。

当邓州的金黄麦浪与确山的青麦堆形成对比,抗旱保收成共同课题。农业专家的提醒不容忽视,如何减少极端天气对粮食的影响值得深思。我个人认为,每一粒粮食的成长都凝聚着无数心血,抗旱保收需要更多长效机制。

数据显示河南麦收过半,夏播陆续展开,但旱区的损失仍需持续关注。中原粮仓的丰收希望,在农户的汗水里,在科技的支撑中,也在政策的保障下。这场麦收"提前战"敲响警钟,粮食安全始终需要未雨绸缪的应对之策。

关注后续麦收进展,看河南如何在旱情中守护"中国粮仓"的稳固根基。

每一次与自然的较量,都是对农业韧性的考验,更是对粮食初心的坚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