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春天|This spring,falling in love

经历春天,留下的是对绽放的热爱

策展人:郭佳鑫(三金)

主办单位:WEART

承办单位:曬·文化力创想中心

展览时间:2025.03.22-04.22

展览地址:OCTsee文化力创想中心B1层

上海静安区山西北路108弄11号


《倾诉》行为艺术 影像时长:3分9秒

这段视频被刻意消声,只能凭借影像中人物的口型、眼泪和一闪而过的笑意,去揣测他究竟在倾诉什么 样的故事,而讲述者真正倾诉的内容则变得神秘而不可知。

刘利斌

个人简介

1985年生于河北邢台,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创作,他通过有意识的隐藏创作者的私人情绪而将注意力转向绘画的方法与规则,且多以绘画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在使用行为、装置、影像、文本写作等更加多元的创作方式,关注艺术本体与外界的关系。

艺术项目:外景行动

2024年

《自由症》 塘下公路 上海

《废墟上的花儿》 石皮泐港 上海

《稻田夜话》 临港大道 上海

艺术项目:放映

2023年

《“东游记”暨刘利斌行为作品放映会》UP-ON向上行为艺术档案馆 成都

作品个展

2021年 《红粉》 衡门斋 成都

2021年 《共情的场域》 费马艺术馆 成都

2019年 《霓虹》 蓝顶美术馆 成都

2018年 《日落而息》 东山艺术实验田 成都

2015年 《自己的观察者》 卓越艺术空间 北京

2012年 《碰撞》 品红度 艺术空间 北京

作品群展

2025年

《在我脚下》 艺术之桥空间 上海

《看见春天》 OCT see文化力创想中心 上海

《重返计划》 清源际美术馆 成都

《星野循踪》 三木日石美术馆 上海

2024年

《超级拼图》艺术节(太原站) 千渡长江美术馆 太原

《超级拼图》艺术节(上海站) 叁柒贰叁美术馆 上海

2023年

《分期付款》 温江文庙印港潮流街 成都

《行者》 A4美术馆 成都

《永恒之门》 上海临港书院·艺术方舟 上海

《迭代的奏鸣曲》 深圳市祥山美术馆 深圳

《艺术的温度》 上海市喜盈门国际馆 上海

《三年的颜色》 兴隆湖·FANG FUN艺术中心 成都



《霓虹》

80*10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自由》

180*170、150*100、150*45

布面丙烯 空间装置

2022年

1.取消支撑画布的边框。

2.将布的正反两面全部都用来呈现画面。

3.在画布上打孔悬挂进行展示。

"The betrayal" Cloth cover propylene Space device

1. Remove the border that supports the canvas.

2. Use both sides of the cloth to present the picture.

3. Punch holes in the canvas and hang them for display.



《霓虹夜》

3分11秒

行为艺术

一个人行走在重庆霓虹闪烁的除夕夜晚。

ネオンが輝く大晦日の夜、重慶の街を一人で歩く。

“Neon Nights” Performance art, video 3′11″

A man walking in the neon night of Chongqing.

《五十步》

时长:6分

行为艺术

在白色幕布前站立片刻后,开始慢慢向远处行走,当走到五十步的时候停下,向后转身面对向幕布,弯腰做起跑动作,跑步奔向幕布,直到身体撞击到幕布上。完成撞击之后,再起身远离幕布到一定距离,再次跑步奔向幕布并用身体完成撞击动作。接下来重复这个撞击的行为,直到体力不支为止。


WEART:您的绘画从早期到现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请问在形式转型的背后,也是代表着您艺术观念的转变吗?

刘利斌:我的很多系列作品都是一种同期进行的状态。系列与系列之间我认为除了有思考的递进关系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关系。他们之间作为并置的关系,彼此都有自己的观念和表达。如果看到我多个系列同时展出的话,会给人一种多个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的错觉。这是我有意为之的创作理念。当我们关注到双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的时候,也许你会更加理解我这样做的原因。


WEART:‌您觉得您的观众如何通过您作品中的符号来和作品进行关联?

刘利斌:如果我的观众只看作品,而没有阅读任何与我作品有关的文字介绍信息的话,大多时候我认为他会比较难以捕捉到艺术家的真正意图。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当然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但是在生活中面对面交流会有很高的门槛,所以针对自己作品的写作就变得格外重要。艺术家的文本写作不是干扰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反而是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解读的切入角度。我不信奉那种艺术家只提供作品而让观众随意解读的做法。艺术家针对自己的创作给出自己的解读,并不会限制观众的想象力,反而会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创作者的思想。只有想装神弄鬼的人才会惧怕将自己的思想袒露。


《小说十章》行为艺术影像时长:47分11秒

艺术家端坐在挂钟前,按章节顺序,读着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农场》中随机看到的一些语段或者字与词语。这些被大声读出来的文字没有构成任何可以被理解的意思。但是艺术家在读到某些段落或者词语时,会拿出一把锤子使劲的打砸地板。就这样一边大声读着小说中的文字,一边偶尔用力锤敲地板,直到读完十个章节的小说。

WEART:‌‌‌您如何看待“平淡生活”与“激烈创作”的关系?

刘利斌:我的生活与创作似乎是融为一体的状态。我在做日常的家务时经常会想:家务如何转化成艺术。洗碗、炒菜、拖地,这最日常的家务事我也能变成有趣的艺术作品。养花、种草、种菜,也可以成为与众人合作的很好的艺术项目。这也是我近几年在做《家务劳动》项目时所思考的问题。


《问候》行为艺术影像时长:3分

遇到狗就用狗的语言对待。

WEART:‌您会在创作前建立严格的草图规则,还是放任笔触随机生长?

刘利斌:在创作之前,我一般会给自己设立一些创作中需要遵守的规则。然后在相应的规则下开展自己的创作。每个系列也会根据谈论的观念差异而有所改变。在当代艺术的创作语境下,绘画早就属于边缘媒介,如果要继续使用绘画这个媒介,就需要有相应的理由,否则会让这个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我长期都把“绘画”作为一个课题来思考,也在借用绘画的过程认知自己为何会对绘画这件事情有独钟。


《灾难》行为艺术影像时长:14分

这是生活中一件瞬间改变自己以往状态、关系和心境的事件。讲述人通过回溯爱慕、谎言与决裂,试图触碰事情的真相,这可以称之为灾难。

WEART:创作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怎么办?

刘利斌:这么多年的创作中这是个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正因为有这些难题不断地出现,才会在实践过程中充满趣味。每个阶段对于材料、媒介、技法等等的认知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生改变,当主观认知改变时,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客观的技术问题出现。每解决一次技术的难题,也就意味着会有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我还蛮期待不断的有问题出现,又不停的把难题解决,我不想让思想处于麻木的状态。

个人官方账号

撰稿 | 高玺婷

看见春天展览相关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