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2010年的上海外滩美术馆(RAM)经过两年的大规模翻修,近日重新向公众开放,并以线上预约的形式免费向艺术爱好者敞开大门。
外滩美术馆位于一栋1933年建成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中,最初为亚洲文会所用,后由戴维 · 奇普菲尔德建筑师事务所进行修复和改造。
自2010年开放以来,上海外滩美术馆就凭借独具一格的策展方法而在业内享有盛誉,为艺术家、研究人员和学者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美术馆的1-5层以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不同主题的内容作为此番重修后的开幕展。
来自贝尔格莱德的艺术家伊莲娜·海杜克带来多媒体艺术展《努拉》。展览期间,艺术家将在展厅中完成自己首部长篇电影的拍摄,把美术馆的1楼和2楼转变成沉浸式片场,在精巧的展陈中取景。
参观者可以通过“角色介绍”扮演剧中人物,成为故事的一部分。2025年5月15日至2026年2月8日展览“努拉”的展期内,本项目亦面向公众开放,通过各类项目与表演模糊演员、观众和共谋者的定义。
“来自未归还的灵灯”是生于北京,长于香港,长期在纽约创作的艺术家武雨濛的首场机构个展,汇集其过去十余年间的重要创作。
在美术馆的上三层空间可以观赏到出生于加拿大的90后艺术家艾什·莫尼兹在亚洲的首场回顾性个展“缝隙以光为形”。
莫尼兹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创作涉及影像、雕塑、装置和表演等媒介,展览呈现其十余年来以研究为导向的艺术实践。
除了三场充满看点和学术性的展览之外,美术馆的建筑本身也是许多人专程造访的理由。美术馆建筑在上下楼层的视觉贯通,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等方面成为一大看点。
原标题:《城市笙歌 | 外滩美术馆大修后重开,在线预约一位难求》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董天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