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一天,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宋时轮,突然被要求参加一个会议。他去了之后才知道,让他过来参会,主要考虑他曾是陈毅的老部下,对陈毅的过往比较熟悉,让他过来揭发陈毅。



大家都是知道宋时轮脾气的,耿直坚毅,点火就着。这样的会议,他本来就是不愿参加的,现在突然通知要他参会,而且现场必须揭发陈毅的问题,这让他无比气恼,硬刚在那里一言不发。

这时,在会场的陈毅十分感慨,有这样一位耿直的好战友,真是人生有幸。但是,陈毅知道会议之前早已经定调了,如果宋时轮不发言,或者硬挺着不讲话,那是过不了关的。

长期的革命交往中,陈毅太熟悉宋时轮的脾气了。因此,他看到宋时轮坐那里一言不发,感到非常着急,在会上多次用眼神暗示宋时轮,要揭发自己,说多说少了都行,一定要识实务,但不说是过不了关的。



陈毅甚至亲自在会议批评自己,希望能引导一下宋时轮,接下这个话题,批自己就行了。

宋时轮当然明白陈毅的意思。但他横竖就是一言不发,根本不愿说一句不实之词。会议主持人无奈,只好警告宋时轮说,他这样对抗下去,要考虑后果的。

谁知,他这一句话可把宋时轮心中的怒火彻底点燃了。他直接对主持人讲,陈老总是德高望重的老帅,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堪称我党我军的功勋人物,他没有资格揭发。

见大家没吱声,他环顾四周又接着讲到,他曾是陈老部的部下,这没有错。但是,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清楚,陈老总襟怀坦荡,胸有大局,体贴下属,他也没有什么好揭发的……



很明显,宋时轮是根本不想揭发陈毅了,有人便放出了狠话,希望他要好自为之。谁知,宋时轮听后,狠狠地瞪了一眼说话的人,轻蔑地说,他也是一把年纪了,随便怎么处置都行。说完,他径直地走出了会场。

值得庆幸的是,宋时轮的一身正气震住了别有用心之人,在随后的时光里,虽然他遭遇了巨大困难,但后来总体还算平稳,在军事科学院院长的位置上干了6年。

而这段时间,也是极其特殊的年代,借着军事科学院这个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宋时轮保护了很多老同志、老战友,直到时局稳定的时候,他们才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而陈老总一直是毛主席和党中央非常信任的同志。因此,虽然有挫折,但依然在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上。只不过,他因为重病,于1972年逝世。

但是,无论生命的长短,在陈老总的记忆里,肯定是会记住宋时轮在关键时刻,不趋炎附势,对自己两肋插刀的战友情了。

实际上,在陈毅去世以后,大环境变得更差了。那些丧心病狂的人,在陈毅去世以后,还“惦记”着陈毅的妻子张茜和孩子,一时间,陈毅的全家都面临着极端困难。



宋时轮知道张茜的处境后,专门向叶帅汇报了这个情况。后来,在叶帅的指示下,他及时对张茜和孩子进行了保护,将张茜安排在军科外军部担任副部长,而陈昊苏安置在了军科战史部当了研究员,才确保了他们母子度过了难关。

不幸的是,张茜后来也患上了重病,又是宋时轮及时向上级作了报告,并多方奔走为张茜找最好的医生治疗,并经常带着妻子去医院看望张茜。好转以后,夫妻俩干脆就把张茜安置在了他家的隔壁,方便照顾。



那段时间里,张茜深深地体会到了,宋时轮对陈毅的敬仰和尊重,更看到了宋时轮无比讲战友情谊的一面。只不过,张茜的病还是因为太重,最终离世。又是宋时轮和粟裕等老战友,送走了她最后一程,浓浓的革命情谊都显现在这里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