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故事的老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5月16日,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做客上音蔡元培美育大讲堂。他不仅以蔡元培先生近百年前的努力为“桥”,让故宫和音乐城堡完成了一次时空联动,还通过讲述他参与的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历,以及对故宫的保护利用,阐述了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之后,文化所爆发的巨大力量。


上音和故宫的百年渊源

单霁翔在公众心中更广为人知的职务是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他在网络上的文化普及课程受到广泛好评。当天的大讲堂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学生报名参与。

单霁翔透露,因为蔡元培先生,自己和上海音乐学院有着一种“天然的缘分”。在1927年创办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并担任首任院长后,蔡元培在1934年4月4日举行的故宫博物院第一次理事会上,被推举为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的历任院长,均由理事会来任命”。蔡元培先生也没有预料到,近百年后,自己曾为之奋斗过的两个地方,会因为他所提倡的文化的力量、美育的力量,而隔空唱和。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单霁翔,曾在当年上海浦东开发政策出炉前,和老师一起来上海参加过论证会。他说,浦西有大量20世纪的建筑遗产,几十年后,看到浦东发展的同时,“也把浦西的历史建筑保护得很好”,他非常欣慰。“上音的这些历史保护建筑,是中国20世纪优秀建筑遗产,非常漂亮,保护得非常好,但是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得到了合理的应用,今天仍然‘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仍然‘生活’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还举办了很多的文化活动,这是非常难得的”。



生动的文化遗产大师课

去年7月,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背后,单霁翔对中轴线的保护功不可没。

他在讲座中介绍,“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自北向南依次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我籍贯是江苏南京,出生在东北,三个月的时候被父母抱到北京,在北京传统居民区的四合院长大,我对中轴线有一份感情,也有一份不同的认识。后来我留学回来,第一个任务就是做北京东城区的分区规划。东城区是北京核心区,中轴线15组建筑立面,有12组在东城区。”他说,从小的成长环境,让自己和中轴线发生了深厚的情感牵连,也让他在参与规划时,给出了河道治理、单位居民搬迁等系统化建议,“我每天上班要走过这个地方,每次看到,我心里都有一种幸福感,因为我看到照相机、摄像机对准角楼、城墙、河水,美丽的照片每天传向世界各地。”

除了中轴线,他对故宫的保护、文创的开发、服务公众的政策,都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也获得无数好评。“我们的文化遗产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们,主要就是要融入人们现实的生活,为今天现实生活服务的同时它们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促进我们城市社会发展,才能够惠及更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更多人从文化遗产保护中受益,人们才会真心拥护和支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这样的文化遗产才更有尊严,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他说。


单霁翔的讲座,赢得一遍又一遍的掌声,很多参与者表示“受益匪浅”。上音创办蔡元培美育大讲堂之初,就将其定位为面向大众的美育普及活动,这场名为“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专场讲座,正是这一理念的又一生动呈现。

来源:东方乐器博物馆、发规处、宣传部

编辑:彭畅

审核:张卓

小音家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