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5月15日,永嘉县轮船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出于安全考虑,瓯北至温州安澜航线将于5月16日至5月31日期间,在低潮位时段暂停运营。这条公告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你有多久没有乘坐这艘轮渡了?


“永车渡11”号

客流逐年递减

除两岸通勤还有送外卖

公告发布当天,永嘉县轮船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胡建光竟接到了不少问询电话。

“不少人误解了,以为这条航线要永久停运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依据潮汐规律,对航线运营时间作出正常的调整安排。”他向记者说道。

“现在还有人坐船出行吗?”“航线不是都停运啦?”这是近年来胡建光时常会遇到的“尴尬局面”。

胡建光说,自己从1989年入行,四十多年来,见证了轮渡由盛转衰的过程。在鼎盛时期,该公司运营着沙头、桥下等多条航线,如今大多已停运,只剩下瓯北至安澜这一“独苗苗”了。

胡建光介绍,该航线联系浙南地区最大的码头——安澜码头,从上世纪90年代初航线开通至今,每天四五万人次的“渡轮大军”,到现在每天不足万人次的客流量,如今更是因为望江路施工、温州北站配套道路投用、通行码头的公交线路调整,客流一再锐减。

据统计,目前,该航线每日运行100多个班次,日均乘客6000多人次,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这其中有两岸通勤的上班族,也有从瓯北到市区看病的老年人。

另外,电动自行车也是乘船“主力”。胡建光介绍,由于瓯越大桥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不少人便将轮渡作为过江的交通选择。

在这些乘客中,还有不少外卖小哥的身影,瓯江两岸分布着众多餐饮店,两岸居民常有互相点外卖的需求,而“坐船送外卖”就成了外卖小哥们的配送方式之一。

老船长谈兴衰

单日客流曾创下7万纪录

对轮渡客流的变化,在瓯江“摆渡”了大半辈子的老船长王震更有感触。从1993年瓯北安澜航线开通至今,他一直在码头工作,见证了三十多年来轮渡的起落沉浮。

一开始,王震担任售票员,彼时瓯江两岸还没有一座越江桥梁,市民过江,只能依靠渡轮。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温州各大民营企业陆续起步,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温州。“无论是工人、干部还是技术人员,抑或来投资考察的,前来乘坐轮渡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他至今记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天,永嘉的居民纷纷跑到市区参加庆祝活动,当日的客流创下了7万人次的最高纪录,他作为售票员更是从早上四五点一直忙到了晚上十点。

然而,这样的忙碌景象并未持续太久。2000年8月11日,连接温州市区、江心屿和瓯北的东瓯大桥建成通车,轮渡开始走向衰落。那时,王震从售票员转行为船长仅两年,他清楚地记得大桥通车那天,船舱一下子空了一大半。

客渡客流少了,王震被派去开行车渡航线。但到了2014年,瓯越大桥的通车,又带走了更多客流,尤其是车渡业务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

到了2015年,难以为继的瓯北车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业务没了,但船还在,按照上级要求,王震将“永车渡11”号轮船开回了客渡航线。

时至今日,瓯北至安澜航线只剩下了两艘船,王震和他的“永车渡11”一直在。“现在客流明显少了,好几次我空船在江上行驶,心里挺不好受的。”王震说,明年,“永车渡11”号轮船就要报废了,陪伴多年的“老家伙”要走了,而他还不知道轮渡的未来何去何从。

未来发展方向

将码头打造成文创园区

为了轮渡的未来,轮船公司也一直在努力。“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一边提升基础设施,一边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胡建光表示。

为改善码头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去年永嘉县交通运输局将瓯北码头改造列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上报。与此同时,轮船公司也自筹资金,对趸船、钢引桥等关键设施进行维护和升级,力求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今年,当地还启动了瓯江航道疏浚工程,进一步保障通航安全与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以瓯北码头为着力点,打造一个集航运服务、文化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创园区。”胡建光介绍,“目前我们正在与相关单位积极对接,希望借助瓯江的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实现从传统航运向综合文旅发展的转型。”

深知温州粉丝群上线啦!

长按扫一扫,添加小编进群

添加时注明来意哦~





商务、爆料加微信:szwz_0577

小编起早贪黑

只求您的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