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海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连接广东湛江与海南海口的关键交通线路,项目估算总投资 402.1 亿元。这条全长约130公里(陆上部分)的高铁线路,以35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串联起我国内陆与海南岛,其建设不仅对于加强粤琼两省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前往海南岛的又一快速通道。

根据资料显示,湛海高铁采用“陆上高铁+轮渡过海”的分段建设方案,陆上正线北起湛江市湛江北站,向南经雷州北、龙门西等站点,直达徐闻南港轮渡站。琼州海峡段采用“人乘船过海”模式,新建南北轮渡站,乘客无需换乘,通过专用轮渡船完成23公里的跨海航程,耗时约1.5小时。这一方案在降低初期投资的同时,也为未来建设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预留了接口,实现了经济性与前瞻性的平衡。



线路在湛江枢纽通过联络线与深湛高铁、广湛高铁、合湛高铁无缝衔接,形成辐射大湾区与北部湾的交通网络。值得关注的是,湛江北站西端咽喉区设置6线并行引出,其中湛海高铁正线与合湛联络线相邻,未来可通过联络线快速接驳合湛高铁,进一步强化粤西与广西的联系。

湛海高铁的规划可追溯至2015年,彼时项目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但受限于跨海技术瓶颈和投资规模,前期工作进展缓慢。2018年完成可研修编后,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21年被纳入《海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点工程。



2023年是关键转折年:5月可研鉴修评审会召开,明确线路走向与技术标准;6月北港海域勘探启动,标志着轮渡方案进入工程验证阶段。2024年8月,琼州海峡轮渡方案初详勘作业开工,为轮渡码头设计提供地质数据。2025年3月,广东段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准,扫清了项目落地的最后障碍。

目前,湛海高铁已进入施工前冲刺阶段。2025年1月,湛江北站至动车运用所联络线启动建设,其中湛海高铁正线湛江北站特大桥桩基工程同步推进,标志着陆上段进入实质性施工。同期,琼州海峡北岸的海安港启动客滚运输应急保障基地建设,新建2座水平船台和浮船坞,为未来轮渡船舶维修提供保障。



综合各方信息,湛海高铁预计2025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判断基于三大依据:一是广东段用地预审已获批,项目进入施工许可申领阶段;二是合湛高铁广东段计划2025年6月开工,湛江枢纽工程的同步推进将为湛海高铁创造施工条件;三是粤琼两省已达成共识,明确以“轮渡先行、陆岛同步”模式加快推进,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举行开工仪式。按照规划,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届时,湛江至海口将实现2小时直达,海南与大陆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