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打工人最怕的不是老板突然开会通知,而是打开了外卖APP,券没抢上,饭点错过了。
更离谱的是,好不容易抢到券了,打开下单界面还得先算一算,满30减10块,实付30才配送,再加3块钱的配送费,这怎么凑才最划算呀。一顿饭下来,脑细胞消耗堪比写PPT,最后买回来的饭还可能是凑出来的,不是最后想吃的。打工人心想,我这不是在吃饭,我这简直就是在被外卖平台“反薅羊毛”。
但有个品牌不玩花活,敢拍桌子喊话:饭不用凑单,不用抢券,个位数就能吃好吃饱。不到7块起吃老姜鸡、张亮麻辣烫,关键他还天天都有。哎,他叫拼好饭。别人都在选补贴、选营销,他在卷怎么能让一顿饭天天都便宜得有底气。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拼好饭到底卷在了哪里。
外卖的传统逻辑是你点一份商家做一份,每个人都是一张单,流程繁琐成本高,而拼好饭另辟蹊径。玩的是你不是一个人点饭,而是“饭圈”团购,不是追星是追饭。消费者拼着点,商家集中做,这意味着什么?
消费者不用算券,不用凑单,点一份就是一口价。热饭现做,直接送到。商家专注打造爆款,备料效率高,人工水电全节省,利润空间更稳定。一份饭赢两次,这才是干饭店的工业契机,这也是拼好饭的杀招——工业品思维。组团点餐集中备菜,每个环节上都优化,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实现了从结构上降本,不是靠补贴烧出来的便宜,而是系统性的精打细算。说白了呀,就是从供应链的源头到你手上的那份热饭,拼好饭都用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在做饭这件事上。
所以你能看到市面上虽然外卖平台那么多,真能做到天天都便宜的,只有他一个。预算只有20块,放心点,照样能吃饱吃好。你可能会问这么便宜,会不会吃到黑作坊的“拼命饭”?
坦白说,这确实是整个外卖行业的普遍现实。哪怕是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小店为了图快图省,菜做得像炼单,口味和卫生都很难说。但别急,拼好饭早就开始上墙抓品控了。商家想上线,先过资质整合这一关;上线后搞抽检、搞巡店,上线明厨亮灶模式,你做饭我都看得见,谁都别想糊弄谁。真有啥问题了,投诉通道是畅通的,食品安全险也跟上了,能处理有人管。
拼好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卖得多,监管必须跟得上。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正规军也参战了,像老乡鸡、张亮麻辣烫、蜜雪冰城、卡斯丁汉堡这类大牌都在带抽选,价格砍一半,品质不打折。
而且再来一个狠的,拼好饭最近还上线了爆品一口价专区,不到7块吃卡斯丁汉堡加饮料套餐,不到10块吃杨国福卤荤卤素,还有7寸的芝士披萨、咖喱鸡饭、炸鸡饭,统统个位数拿下,让你每天不重样,轻轻松松花小钱吃大餐。
现在外卖大战表面都是满减补贴,天天大促,实则是商家被压得喘不过气,利润上走钢丝;打工人呢,动不动被活动规则反杀,走错一步钱包立马“暴毙”。这场表面热闹的外卖大战其实没有赢家。
但拼好饭,换了一种打法,不玩套路,专心做饭。打工人省钱省力,商家赚得安心,平台走得更稳。三方都不能算到最后,这不才是外卖的正解吗?说到底,外卖的未来不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花哨,而是更简单、更便宜、更精准。而拼好饭就是那个最先听懂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