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识研究所,作者 | 杨启隆,编辑 | 丁力
即时零售引起的外卖混战,能打得过美团拼好饭吗?
今年二季度,随着美团、京东以及淘宝联手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激烈角逐与疯狂补贴,价格战愈演愈烈,消费者也在这场混战中感受到了实 实在在的变化。
消费者李汶向我们表示,“现在点外卖真的太有性价比了,先上几个平台领了补贴比一下价格再下单,甚至比我到店去吃还要便宜一些”,而像她这样的从堂食或者自带午餐转向点外卖的打工一族,不在少数。
而外卖价格的大幅降低,除了有吸引不点外卖的消费者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抽走了部分以低价打天下的拼好饭的客户。
杨睿卿就向我们表示,他曾经是拼好饭的忠实用户,但在外卖三国杀的场景下,他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购买拼好饭的次数相比之前也大幅减少,“有些拼好饭里的餐品价格要比其他平台正常点还贵,尤其是奶茶咖啡这种饮品,京东淘宝更便宜的情况比比皆是”,杨睿卿也当场向我们展示了三家外卖平台同一款饮品的价格。
从上至下分别为拼好饭、京东、淘宝购买规格相同的某款茶饮的价格
这正是当前价格战的真实写照,大额补贴下的低价外卖不仅冲击到了美团的主站产品,也同样对更加低价、更加下沉的美团拼好饭有着一定的影响。
那么,专注于超低价的拼好饭究竟是否有受到外卖补贴大战的影响?对于未来,拼好饭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一二线拼好饭单量略有波动,但低线城市无影响
在我们聊下来的消费者中,有不少被外卖大战补贴吸引走的人,也有因拼好饭便宜简单而继续拼的用户。
“同样是低价,我为什么不去京东秒送和淘宝闪购挑一下呢?反正都有红包,可供我挑选的种类也更多”,杨睿卿和其他四位日常有下单拼好饭的消费者都向新识研究所表示了类似的看法,在外卖大战开打后,午餐预算不高的他们也不再囿于拼好饭的范围,而是考虑在其他平台上进行下单。
但除了这五位消费者外,却也有不少同样日常有下单拼好饭的用户表示,价格战并没有对他们在点外卖的抉择上有着多少影响。
用李刘林的话来说就是,“凑单凑红包,然后在几个平台之间来回比价的是很麻烦的,而且可能点到外卖的价格还是很贵,贵了还得再找,我只是想在到家躺平后随便找些吃的而已,拼好饭一点就好了。”
可以说,受到消费习惯、外卖类型、所处城市的影响,不同消费者在最近对于拼好饭的态度不尽相同,而基于此情况,新识研究所也联系到了多个美团外卖商家和两位专门送拼好饭单的骑手,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在二线城市经营一家炒饭店的李为在思索后,向我们表示,“虽然现在外卖价格都有些下降,但拼好饭的单子还是不少的,可能相比起去年的时候有一些减少,但大体上来看影响其实并不大。”
“不过在一些特殊天气的时候还是有着一些影响的,就像前段时间连着下了三天雨,骑手们优先送普通单子,拼好饭超时没有骑手接单就自动退掉了,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有些减少,但减少的幅度没有那么大”,李为说道。
另一家武汉的拌粉店老板王蒙给我们的回应也相似:“拌粉的价格原本就不高,现在其他平台的补贴挺多的,买拼好饭的人有些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还远远不到所谓‘跳水’的程度,只能说是有一定的影响吧,但还是有所减少的。”
除了以上两位老板,位处一二线城市的外卖商家给出的结果也大致相同,都是能看到拼好饭单量有一定波动,但没有剧烈下滑的情况。而原先单价越低的餐品,在本次价格战中拼好饭出单量下降越多。
在更加下沉的低线城市市场中,我们同数位三四五线城市的外卖商户进行沟通后发现,或是由于京东外卖尚未对低线城市渗透,也并未影响低线城市用户心智,他们的拼好饭订单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相比于过去更多了。
而在商家之外,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骑手的感受也类似。
专门送拼好饭订单的老骑手康林欣就向我们确认了最近一线城市拼好饭单量有一定波动的事实,“这很正常啊,其他外卖便宜了就去点一下其他外卖,拼好饭订单有些下降是正常的”。
不过,他也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我觉得等之后其他平台的补贴减少了,大家还是会回来点拼好饭的,而且现在拼好饭单量已经很大了,我这种专门送拼好饭的骑手单子也是送不完的,所以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影响”,说着他还向我展示了他们专门送拼好饭骑手的单量情况。
而三四线城市的十几位骑手在听完我们提出的问题后,全都给出了否认拼好饭单量下滑的回答。
也就是说,虽然京东秒送与淘宝闪购掀起了一场外卖的价格战,但遇上真正低价的美团拼好饭的时候,也只能在一二线城市中对其造成不痛不痒的影响,要是到了消费能力更低的城市中,美团仍然牢牢掌控着真正的“低价”,所谓想要通过低价攫取那批“养成多平台比价心智”客户的策略,很难继续施行。
拼好饭,仍是外卖价格“卷王”?
如果说,京东美团淘宝三家的价格战是在短期内用红包和补贴把价格打下来的话,那么入驻品类越来越多的拼好饭,其实本质上是在长远地把外卖平均价格打下来了。
专送拼好饭订单的老骑手康林欣就对新识研究所表示,“黄焖鸡、奶茶、这个粉那个面什么的,现在都有拼好饭了,像张亮麻辣烫、老乡鸡这样的连锁店都有拼好饭,按照这样的速度,以后来做拼好饭的大牌子会越来越多,点拼好饭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也不难理解,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想要获得增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俯身”向平均更低消费更低的人群抛去橄榄枝。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拼好饭也在愈发完备。就连京东主打的品质堂食,都能在拼好饭上找到对应的专区。
但拼好饭的持续生长,对于其他的外卖平台却称不上什么好事。它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也在重塑外卖行业的定价结构。
当越来越多的商家为了增长加入拼好饭行列,试图通过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时,整个市场实质上已经陷入了一场隐形的价格战当中。不管是过去的饿了么还是未来的京东,都会落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
而对于在这场隐形价格战中唯一的获利方美团来说,拼好饭能带来的增量也可能远远不够。
据雷峰网报道,拼好饭年度交易用户超过1亿人,但这一看似“热闹”的下沉方向的探索,却并未延缓餐饮外卖业务的增长放缓。
相比于2023年25%的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单季收入增速,2024年全年的核心本地商业增速也落到了21%。而在到店酒旅持续保持高增速的情况下,餐饮能带来的增速只会更低。
但投资人对一家一直以来都保持了较高增速的上市企业,自然有着维持增速的要求。此时美团也只得落地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无论是同京东淘宝开打的即时零售大战,还是出海沙特、巴西,皆是由此产生。
不过,无论是即时零售还是出海,与外卖平台、外卖商家、外卖骑手都毫无关系。从他们的视角看,随着拼好饭的不断“进化”,所有外卖业务参与方的利润都将被继续压缩。
对于京东与饿了么这些巨头来说,如果想要在未来多年中继续维系外卖业务的“体面”甚至还有进展的话,那就只有牺牲利润陪拼好饭“内卷”。而对于外卖商家与外卖骑手来说,薄利带来的利润下滑和低价配送费也将越来越多。唯一获利的,短期来看是用6.9元甚至3.9元就能点到一份外卖的消费者吧。长期来看,受益者是谁,就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