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教授:脾虚+肝郁,人垮一大半,中医讲,肝主疏泄,脾主消化吸收
中医洪敏教授,擅长五气六气辨证结合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馆坐诊。
脾虚+肝郁,人垮一大半,中医讲,肝主疏泄,脾主消化吸收。如果你老是生气不高兴,肝气就会不顺了,也会“欺负”到脾,导致消化变差、没胃口、肚子胀、容易累,所以肝脾一定要和睦,
很多人遇到肝郁脾虚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吃逍遥丸,不过有些人用了效果不明显。
那出现脾虚+肝郁怎么办呢?
今天结合一则典型病案给大家分析,并且分享一个好用的方子,疏肝健脾强过逍遥丸,便宜又好用。
何女士,42岁,最近半年跟丈夫有争执,经常生气不开心,最近3个月开始,吃饭胃口变差,容易腹胀,容易口干口苦,人也容易累,提不起劲。观察舌苔舌体胖大苔厚腻有齿痕。脉弦。
中医辩证:肝气郁结,脾胃不和。需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开方:黄芪、党参、麦冬、当归、白芍、柴胡、黄苓、枳壳、茯苓、甘草、五味子等。
黄芪、党参补益脾气,增强消化功能。
麦冬滋阴润燥,缓解肝火旺导致的口干。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改善胁肋胀痛。
柴胡能疏通郁结的肝气。
黄芩可以清肝降火,缓解口苦、失眠。
郁金、枳壳理气止痛,减少胃胀、反酸。
茯苓健脾祛湿,甘草调和药性,帮助脾胃恢复。
五味子能安神定志,改善焦虑和睡眠问题。
这个方子主要抓住了两个点:清肝的郁结,健脾和胃,肝气通畅了,脾气也就通畅了,脾胃功能就会好转起来。
结果怎么样呢?
何女士按着我的方子调理了两周后复诊,整个人越来越有精神了。
她很开心,说现在腹闷胀的情况没有了,胃口好多了,人越来越有精神了,心情也好了,与丈夫和解了,现在相处愉快。再给予调理两周后,基本症状消失了。
中医需要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请大家不要照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