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知情人士称,印度商务部长Piyush Goyal预计将于近日访问美国,与特朗普政府官员举行会谈。新德里方面威胁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知情人士称,Goyal预计将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会晤,讨论双边贸易协议。知情人士表示,谈判将包括新德里方面提出的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的提议,以回应华盛顿方面对钢铝产品征收关税的举措。
中国和美国近日在日内瓦发表共同声明,约定双方互相大幅降低关税,并且暂停征收一部分关税,后续还要继续磋商谈判。全球各国媒体都在分析这件事的影响的时候,最“破防”的无疑是印度媒体,他们的“替代中国供应链”计划落空了。今年4月份看到中美关税不断升级,印度自认为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商工副部长甚至亲自下场表态“对印度来说机会难得”,还夸赞特朗普的关税“公平”。当时的确有一部分对美国出口的企业,因为高关税壁垒不得已转移了部分生产线到印度,比如苹果公司。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在当时的印度看来,中国145%的高关税与印度25%的税率差距,注定会让新德里成为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但印度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特朗普对中国的让步能到这种地步。中美联合声明公布后,美方对华的关税重回起点,莫迪政府精心准备的谈判筹码瞬间贬值,中国商品30%左右的关税水平重新获得竞争力,而印度为换取美国市场准入付出的代价却已成沉没成本。中美短暂握手言和,印度沦为炮灰,但关税战却并未停止,特朗普找到新对手,对着欧盟就开火。
据《环球时报》报道,迄今,美欧谈判未达成任何突破。为打破僵局,欧盟上周刚向美国做出让步,并打出“中国牌”,许诺与美国共同对付中国所谓“产能过剩”。但随后不久,中美经贸会谈取得成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即把炮口转向欧盟,炮轰欧盟对美国“非常不公”,施压欧盟做出“重大让步”。“欧盟遭到冷落,被特朗普不屑一顾,”近日,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刊文指出,近期一系列事态发展,暴露了美欧这对曾经亲密盟友之间的深刻裂痕。
欧盟(资料图)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表态,反映了两个明确信息。一是和中国达成协议后,美国将矛头指向了欧盟,试图以强硬的姿态向欧盟施压。所谓“掌握所有的牌”,也表明美国试图告诉国际社会,美国在美欧经贸问题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美国仍然维持单边主义思维,忽视了国际贸易规则和多边主义秩序的重要性。美方此举不仅会使美欧之间的传统盟友关系进一步分裂,还可能破坏国际秩序,冲击全球贸易局势。
欧盟既然对美国有这么多“不公平”,那特朗普打算怎么做呢?他很自信地说,欧盟会做出让步的,美国手里握着所有的牌。特朗普这番批评和乐观的估计,倒是很像中美接触之前,美国不断放风的模样。那时候美国也是不断说,是中国需要和美国谈,是中国要撑不住,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是这样。而美国与欧盟之间实际的贸易关系,与他说的也相当不符,如果接下来是欧盟与美国交锋,其进展说不定也会和中美接触的过程类似。
特朗普(资料图)
整体来看,随着中美达成共识,更多乐观因素似乎在显现。但同时,我们也要留一个心眼,毕竟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特朗普已经把自己的信誉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会不会翻脸不认人?会不会说一套做一套?会不会撕毁白纸黑字的协议?从目前来看都很难说。正因如此,我们现在更多还是要保持谨慎。不过,中方既然能让特朗普“请求”开启谈判,已经说明了主动权究竟在谁手上。即便特朗普再出现变数,中国依旧有应对的方式。